1970年,印度首位女总统上位后,立马就让当地上百万男人实行绝育政策,谁料没过多久,她的这种行为就遭到了报复。
(信息来源:人民网2014.11.15印度曾1年让620万名男子绝育 2000余人死于手术事故)
20世纪70年代的印度,人口炸弹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为了给这颗炸弹拆雷,印度政府走上了一条充满争议的道路——大规模推行绝育政策,而站在风暴中心,手握引爆器的,正是印度首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
70年代初的印度,人口增长速度惊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当时,世界银行、瑞典国际发展局、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际机构纷纷向印度提供资金,支持其开展人口控制项目,这无疑给印度政府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这场后来被称为“绝育风暴”的运动埋下了伏笔。
英迪拉·甘地政府出手很快,直接祭出了强制节育的大招,为了快速见效,他们甚至动用了警力,警察封锁村庄,挨家挨户抓人,强制男性接受绝育手术。
当时,英迪拉的儿子桑贾伊·甘地更是积极推动这项运动,使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
强制绝育政策一出台,社会各界立刻炸开了锅,上层社会强烈反对,底层人民更是苦不堪言。
许多男性为了躲避手术,不得不东躲西藏,甚至逃离家园,据统计,一年之内有超过400万,甚至可能达到620万男性被结扎,手术事故导致数千人死亡,这场运动被形容为“可怕的行动风潮”,其造成的伤害远超人们的想象。
这场绝育风暴给印度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它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让民众对生育控制产生了强烈抵触情绪,之后,印度的人口控制策略逐渐转向以女性为目标,但民众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强制绝育政策也给英迪拉·甘地的政治生涯带来了沉重打击,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反对声音此起彼伏。
而另一个导火索——锡克教冲突——更是将她推向了深渊,最终,在1984年,英迪拉·甘地被自己的贴身警卫刺杀身亡,终年67岁。
为了控制人口,是否可以不择手段?强制绝育政策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教训,未来的人口政策,必须更加注重人权和伦理,以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解决人口问题。
英迪拉·甘地的强制绝育政策,是一场充满争议的社会实验,它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更为深远。
这场风暴不仅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也动摇了印度社会的根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国家发展目标的同时,必须尊重个体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以人为本,以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