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颜谦妇刘氏墓志,东晋一代琅邪颜氏

坚持走路 2024-12-23 15:15:04
【颜谦妇刘氏墓志》 】 东晋 志为长方形砖质,长32厘米,厚4.5厘米,宽14.5厘米,无盖。 1958年江苏南京老虎山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馆。 琅邪颜谦妇刘氏,年卅四。以晋永和元年七月廿日亡,九月葬。 颜氏是指东晋左光禄大夫颜含及其后裔。颜含字宏都,琅琊临沂人,从晋元帝渡江,侨居江乘,“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葬今南京新民门外老虎山南麓,也就是地方文献所载“靖安道旁”。 1958年4月,鼓楼区土建工程队在老虎山麓取土时,先后发现安成太守颜谦妇刘氏墓(1号墓),骑都尉颜墓(2号墓),零陵太守颜约墓(3号墓),以及颜镇之墓(4号墓)等,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掘。 墓志、石印、铜印所刻姓名,职衔与《金陵通传》卷二文献记载相合,说明此处为颜含及其后裔墓无疑。 值得重视的则是在上述四墓右上方,相距约30余米处,另发现砖室墓两座,其规模较上述四墓为大,惜已均遭严重破坏。从墓上所筑钢骨水泥堡垒分析,两墓可能毁于抗日战争初期。这两座墓虽不能肯定是颜含或颜髦的墓葬,但从排葬次序,墓的规模,尚右习俗判断,其辈分当不在四墓之下。 根据颜真卿所撰靖侯大宗碑,“自含以下七世皆葬金陵”的记载,颜氏家族葬于老虎山的当不止六墓,而在颜谦妇刘氏和颜约墓前相距20余米的地方,发现一座出有陶凭几、陶盘、青瓷壶、碗等随葬品的小型砖室拱顶墓(即5号墓),亦可能属于颜氏后裔的墓葬,从出遗物形制来看,其下葬年代当在东晋末年或刘宋初年。而在颜镇之墓东约50米的地方,有晋骠骑将军温峤墓碑,乃晚清人所立,温峤应葬豫章。 《晋书》卷八八《颜含传》琅琊颜氏凭借家族声誉和士族身份平流进取维持着家族门第的绵延。 东晋一代琅邪颜氏少有仕宦显赫的人物社会政治地位与影响有所衰落这可以从当时其家族人物的婚姻状况和仕宦情况大略探知。当时与琅邪颜氏联姻的主要有东莞刘氏和东莞臧氏。《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载刘穆之与颜延之为通家颜延之“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 从《颜谦妇墓志》由墓志可知颜谦妻为刘氏,颜谦为颜含第二子,颜延之从祖,疑此刘氏女亦出自东莞刘氏故有“通家”之说。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曾祖父叫颜含,官为东晋右光禄大夫、西平县侯。性格质实刚健,于王导、桓温等权贵也不屈从。祖父颜约(颜含最小的儿子)任零陵太守,与历任黄门郎、侍中、光禄勋的长兄颜髦、任安成太守的次兄颜谦一起,都有“声誉”。父颜显(《宋书》卷七三、《南史》三四作顒)终于护军司马。

0 阅读:9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