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历史爱好者问我,想系统学习一下中国古代历史,应该怎么办?或者如何系统学习一下某某朝代的历史。我拿我当初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经验和方法说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大体来说就是:先打地基,再弄架构,最后关注细节。 第一,先读一套介绍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通俗性通史著作(一般也就是两本书的体量),对整个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时间线、重大历史人物与事件,形成一个整体性、架构性的认知和了解。 哪怕你只是想学习某一个朝代的历史,也需要看下,这样你才知道你想了解的那个朝代,在中国古代处于什么位置,它前面有谁,是什么造就了它以及它的历史特色,它后面有谁,它对之后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你想学习的这个朝代的历史。 大家要知道,断代史只是为了方便专业研究,硬性划分的,可是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不是说一个朝代一开始,就什么都是新的了,不受前代的任何影响。也不是一结束,就彻底对后世没影响了。 例如你要想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除了魏晋南北朝历史本身外,要将它之前东汉的历史也了解一下,还要对其之后的隋朝、唐朝前期的历史有所了解才行。 第二,然后去阅读讲述每个朝代的通俗性或专业一些的历史著作,每个朝代基本上也是两本书的体量,这样你对每个朝代的了解就会更细致、更深入。比如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在中国古代通史书籍中最多也就只占几十页的篇幅而已,但是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有1000页左右,70多万字。 前两步做到之后,你就会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系统的初步了解了,如果这时候你还意犹未尽,且还有兴趣想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这时候就要做第三步了,你要选取某一个朝代或历史时期,比如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对这个朝代其中一些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件或制度等,找到相关的专题性著作,再去阅读,这样你就会对这个朝代的了解更进一步。 就这样,一步步形成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系统地了解,相当于是造房子,先打地基,再弄基础架构,然后再去完善基础设施,最后再装修。 我制作的一系列一个视频了解某某历史的节目,就是希望起到这样一种打地基的作用,每期用大约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你对某个朝代或某个地方或某项制度等等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全貌式的了解,之后你再去看别的书籍或节目,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学习。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谈下,也是很多人问我的,能不能直接读二十四史。之前我在二十四史那期节目中,简单聊过。说实话,对于小白、初步学习者,我一般是不太建议你直接读的,体量太大、耗时太多、文言文又相对来说比较不好理解,很容易把你的兴趣磨没了。 而且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这种史书体裁有一个缺点,就是记事分散、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传记里还有重复,使你难以对一个历史事件有全貌式的了解,对初学者来说尤其是不太友好。且二十四史中存在一些史实错误,现在学界一般在研究中都会进行纠正,同时对其中所表达的一些观点也有辨析。 因此,我还是建议你一开始去读一些专业历史学家写的通俗性历史著作,等把基础打好了,然后再去看二十四史也不迟。 另外,为了避免某些杠精和阅读理解能力堪忧的人误解我的意思。我再强调一下,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很高,是研究中国清朝以前历史的基础史料,是史学宝库,我可没说二十四史不行,我也没说让大家都不去读它,但是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他人的,给他人提供建议一定要从对方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 我从不讳言,我当初作为小白了解中国历史的第一套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还是拼音版的,我当时才上小学四年级,谁要是给我推荐二十四史,我肯定骂死他。 这就是我对于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提供的方法、经验,是经过我以及一些同学、朋友亲身实践验证过的,都觉得很有效。当然,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也许对你而言不一定适用。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你还是要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
经常有一些历史爱好者问我,想系统学习一下中国古代历史,应该怎么办?或者如何系统学
惜筠说历史
2024-12-23 23:51: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