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墓•载柩车铜轮和铁架|日照•窆棺柩车

坚持走路 2025-01-07 15:01:51
【刘胜墓载柩车上的铜轮和铁架】 棺椁进入墓道后,用专用载柩车运至后室,车的木构架已朽毁,仅存金属部件。 依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刘胜与王后的陵墓布局与地上宫殿很相似。 不仅有象征厅堂的中室和象征卧室的后室及附设的浴室(即侧室),墓道两侧还有车马房和库房,墓中则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 目前保存相对较好的载柩车为大庄子汉墓窆棺柩车(P8)。窆棺柩车出土于山东日照大庄子汉墓,发掘时呈满水状态。 “窆biǎn棺”是指将棺材下葬的过程,本意是将死者的棺材放进墓穴,引申为埋葬、墓穴等义。‌‌ 大庄子汉墓位于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大庄子新村东台地。墓地地表原有两座封土,其中一号封土保存较好,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经勘探其下埋藏墓葬10余座。二号封土受早年生产破坏,目前已基本不存。 为配合日照市科施佳园区扩建工程,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对山东日照大庄子汉墓原二号封土下的墓葬进行勘探和发掘(P9)。 3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木椁双人合葬墓,皆有墓道,其中两座被盗掘严重,但墓葬结构清晰,一座保存完好,随葬大量漆木器和施釉硬陶,具有浓厚的楚及吴越文化特色(P10-15)。 两座汉墓被盗年代较早,残存的随葬品有漆木樽、耳杯、釉陶壶、铜印章、铜带钩、铁剑等,其中一座根据出土印章印文可知,墓主人为“桓贾”。 编号M3的墓葬是里面保存最完好的,没有被盗扰。M3墓圹平面呈刀把形,由墓道、墓门、椁室三部分组成。斜坡式墓道通向椁底,残长6.6米。墓圹长6.4米、宽4.1米、残深4米,椁室四周封填青膏泥,发掘时呈满水状态。 椁室有双层盖板,其上层为11根方木横向排列,下层为纵向单层木板。椁室分为东西两室,东西椁室间使用微缩木门窗相通,一门两窗。头箱和脚箱区域均用木板分割。 西椁室内木棺外髹黑漆、内为红漆,底部由两个横置木架抬高形成笭床。棺内人骨已朽尽,随葬品有铜镜、铁剑各1件,龟钮铜印1枚,印文为“桓报德印”。头箱内为大、中、小漆耳杯成摞摆放;脚箱内放置釉陶器14件,器形有壶、瓿、长颈瓶,多数有木质器盖。 东椁室木棺已塌陷,棺内人骨朽尽,随葬品有漆盒、木梳、木箅、铜镜等。棺下为窆棺使用的柩车,带两支圆木滚轮。东椁室头箱内随葬漆圆盒、耳杯、釉陶壶若干。 三座墓葬中有两座都出土有印章,并同为桓姓,可以推断该墓地应属于桓氏家族的墓葬。保存完好的M3墓葬结构清晰,两个墓室之间并有门窗相通,墓葬结构有明显的地宅化现象。

0 阅读:35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