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流淌在光阴里的腊八粥啊 小时候,喝腊八粥是我最高兴的事。 头天夜里

用户冰块 2025-01-07 18:11:31

(散文) 流淌在光阴里的腊八粥啊 小时候,喝腊八粥是我最高兴的事。 头天夜里,我的母亲就开始准备食材,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闷罐锅,那锅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的,倒进锅里,添足水,开始熬煮,不住的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我呢,负责烧火,粥的香味由锅盖的缝隙向外飘逸,我急着吃,便一劲儿往灶里续柴,忽地,母亲闻到焦糊味儿,忙把我拽一边,火急火燎地撤柴火,柴火冒出的青烟呛得母亲眼睛流泪,而母亲呢,并没责怪,反而心平气和告诉我,煮粥千万不能大火。我好奇,便问母亲为什么要煮腊八粥呀?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佛祖吃不完,剩下的也不能扔了,大人孩子就捡着吃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流行了。 说话间,母亲妈拿起一把勺子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吃呀?” “要到早上哩!”母亲微笑着说。 “唉,我饿了!” 锅中,沸腾的咕噜声也像我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饿了,也得到早上才准吃。” “妈,妈,早上我要吃三碗!还要多放糖!” 母亲又往灶里续根柴,锅盖掀道缝隙,我的鼻腔灌满香气儿,灶台有点高,我看不见粥,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样子了吧,花生仁儿吃来肯定是面东东的了,锅边会不会起锅巴?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呗!” 于是,母亲就把我抱了起来。 “啊……”我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入我的眼里。 栗子已煮得粉碎;赤饭豆浑身臌肿;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如我所猜的样子了。 等到腊八早晨,母亲开始盛粥,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我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喝完粥,还要给亲友,母亲支使我挨家送,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放室外窗台上,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 如今,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兴致未减,材料丰富。可就是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端起碗来,只是虚应习俗而已。作者:刘长春。

0 阅读:0
用户冰块

用户冰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