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坪神学院部分历任院长如下: Imbert主教 1830年,被冯达拉任命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1-08 05:19:23

穆坪神学院部分历任院长如下: Imbert主教 1830年,被冯达拉任命为穆坪神学院的第一任院长,1837年前往韩国。 方济各/方志(P.Jean Charbonnier) 1837年,接替Imbert出任穆坪神学院的第二任院长,1840年前往沈阳。 艾嘉略是第三任院长 Joseph-Etienne-Polycarpe Voisin 19世纪曾担任四川传教士和穆坪神学院院长,在1825年到1834年期间在职。 目前暂无足够的资料明确列出穆坪神学院毕业的具体学生,仅知一些曾在穆坪神学院任职的人员,如: Joseph-Etienne-Polycarpe Voisin 19世纪曾担任四川传教士和穆坪神学院院长,毕业于法国Chambery神学专业并被任命为牧师,后到中国任职,可能也曾在穆坪神学院学习过。 Pierre FÉCHOZ 1859年7月10日,33岁的Pierre FÉCHOZ启程前往四川,成为穆坪神学院的教授,其毕业于Caen高中和Bayeux大神学院,1828年5月31日被任命为神父。 穆坪神学院是19世纪法国巴黎外国传教会在四川穆坪(今宝兴县)设立的天主教神学院,由于其所处时代久远,相关历史资料保存有限,难以获取更全面的毕业学生名单。 以下是已知的穆坪神学院的部分教授: Joseph-Etienne-Polycarpe Voisin 19世纪担任四川传教士和穆坪神学院院长,后成为教授,时而教授教条神学,时而教授教会法,直到1875年。 Pierre FÉCHOZ 1859年7月10日,33岁的Pierre FÉCHOZ启程前往四川,成为穆坪神学院的教授,由于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他于1865年回到欧洲。 Joseph PONSOT 1840年云南教区从四川独立出来时,他正在四川穆坪神学院任教,1843年6月,他在重庆被四川主教Perocheau祝圣为云南教区首任主教。 目前只找到曾在穆坪大修院(领报大修院未竣工时余郁文在此学习)担任教师的余郁文,暂未发现其他明确的穆坪圣母领报学堂的教师名单。 目前暂无足够的史料明确列出穆坪圣母领报学堂的校长和学生名单,仅知一些与穆坪神学院相关的人物,可能与圣母领报学堂存在一定关联,列举如下: 院长类 - Joseph-Etienne-Polycarpe Voisin:19世纪担任四川传教士和穆坪神学院院长,或许也曾参与圣母领报学堂的管理或教学工作。 教授类 - Pierre FÉCHOZ:曾是穆坪神学院的教授,有可能在圣母领报学堂兼职授课或有一定的管理职责。 - Joseph PONSOT:在四川穆坪神学院任教期间,可能与圣母领报学堂有交集。 目前未找到艾嘉略与穆坪神学院有直接关联的确切记载,但以下人物与穆坪神学院有关: 历任院长 - Imbert主教:1830年被冯达拉任命为穆坪神学院的第一任院长,1837年前往韩国。 - 方济各/方志(P.Jean Charbonnier):1837年,接替Imbert出任穆坪神学院的第二任院长,1840年前往沈阳。 - Joseph-Etienne-Polycarpe Voisin:19世纪担任四川传教士和穆坪神学院院长,还担任过教授,时而教授教条神学,时而教授教会法,直到1875年。 教授 - Pierre FÉCHOZ:1859年7月10日前往四川,成为穆坪神学院的教授,由于健康状况恶化,于1865年回到欧洲。 其他相关人物 - 余郁文:曾在穆坪大修院(领报大修院未竣工时余郁文在此学习)担任教师,可能与穆坪神学院有一定关联。 - Joseph PONSOT:1840年云南教区从四川独立出来时,正在四川穆坪神学院任教,1843年6月在重庆被四川主教Perocheau祝圣为云南教区首任主教。 艾嘉略即路易·德拉马雷,其简历如下: 基本信息 1810年7月11日出生在鲁昂的圣维维安教区,是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 传教经历 1835年3月15日前往四川。1837年,在四川安岳工作。1839年,被任命为邓池沟穆坪神学院的院长,1847年,被任命为叙府地区的负责人。1850年,回到安岳区。1858年,住在纳溪。 学术及外交活动 在安岳期间,翻译了《明朝史》,并开始编纂一本中法拉丁词典。1860年,前往香港印刷他的词典,并被法国驻华大使格罗斯男爵邀请担任翻译,在《天津条约》签订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后为自己和27名中国传教士取得护照。1863年10月在汉口非正常死亡。 “秤支”并非一个常见的、既定的词语,可能是表述错误或特定语境下的临时用语,以下是几种

0 阅读:0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