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智能驾驶,包括单电机双电机,包括长续航超长续航标准续航,包括座舱里的“彩电冰箱大沙发”,和过去的手机中的一件事很像。
开始人们都“为发烧而生”,为尖端科技和最新芯片喋喋不休。
但后来随着产业链的成熟,红米、魅蓝等一大堆“千元机”来到了市场。
你猜用户最后买的更多的是什么?
永远是看起来功能类似,但更便宜的。
油车时代,支撑了差异性的内燃机和变速箱,背后还有“排量税、环保排放法规、消费税、油价”等等环境因素,作为支撑。
才形成了玲琅满目,从3万到3000万的油车宽广的价格区间。
现在电车时代,很多过去的环境因素都消失了或者变化了,而且我们往菜单里放入了符合摩尔定律的一堆半导体和符合0边际成本扩散的软件App。
车还是车。但是今天不完全同于往日。
最近和Nick合作的不错。三杯酒下肚,我想邀请这位居住在上海的电车爱好者,多花一些时间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