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想不到,在贾跃亭跑出国后,乐视竟在员工自治下起死回生,400多名老员工无需内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2-22 17:26:01

根本想不到,在贾跃亭跑出国后,乐视竟在员工自治下起死回生,400多名老员工无需内卷和966,工资社保照常发,羡慕一众打工人,当年贾跃亭欠下122亿,导致乐视资金链断裂,如今它是靠什么起死回生呢?   而这一切并非资本运作,而是400多名老员工的绝地反击。   他们没有996,甚至不需要内卷的情况下,硬生生将乐视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工资社保,一分不少!   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乐视的生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早期在版权方面的布局。   在版权还是一片蓝海的时候,乐视就开始大规模购入影视剧版权。   其中就包括那部每年都能霸占热搜的《甄嬛传》。   这部剧的版权,几乎成了乐视的“续命神器”。   虽然后来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乐视将《甄嬛传》的部分版权分销给了优酷。   但乐视仍然保留了播放权,每年都能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除了《甄嬛传》,乐视还拥有其他大量的影视版权。   这些版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源源不断地为乐视输血。   乐视也积极探索内容变现的新模式,与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合作,授权版权进行二次创作。   除了版权运营,乐视的其他业务也为其生存提供了支撑。   乐视电视,这个曾经的王牌产品,如今依然在市场上活跃。   凭借着高性价比和不错的口碑,乐视电视依然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   乐视也没有放弃对新产品的研发,智能手表、智能门锁、电动牙刷、空调……   乐视不断拓展产品线,试图在智能家居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点。   甚至,乐视还重操旧业,回归手机市场,推出了多款入门级智能手机,主打性价比路线。   此外,乐视大厦的出租也为乐视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   这些多元化的业务,共同构成了乐视的生存基础。   乐视在营销方面也独树一帜。   在其他互联网公司都在烧钱抢占市场的时候,乐视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欠122亿”的负债标签登上了热搜。   这种“负面营销”反而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和关注,让乐视不花一分钱就获得了巨大的曝光量。   在视频网站纷纷涨价的浪潮中,乐视再次“逆行”,宣布不涨价,并自嘲“不配涨价”。   这种自黑式的营销方式,反而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赢得了不少好感。   乐视官博也经常蹭《甄嬛传》的热度,与网友互动,保持品牌活力。   这些另类的营销手段,让乐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一定的存在感。   抛开历史债务,乐视实现了经营利润和现金流的双平衡。   员工待遇也不错,没有裁员,甚至还有涨薪,还率先尝试四天半工作制。   乐视的员工,似乎成了互联网行业的“世外桃源”。   然而,乐视的未来依然困难。   巨额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得乐视喘不过气。创始人贾跃亭的债务问题一日不解决,乐视的品牌形象就难以恢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乐视的技术和资金都处于劣势。   过度依赖版权运营,也让乐视缺乏核心竞争力。   乐视能否摆脱困境,实现真正的复兴?   乐视的“躺赢”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选择,难以复制。   乐视的“躺平”并非真正的躺平,而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   它像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但依然顽强地活着。   它依靠着手里仅剩的资源,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生存,等待着转机的出现。   乐视的未来在哪里?没有人知道答案。但至少,它还在努力,还在挣扎,还在等待。 信息源:中国网财经《贾跃亭及乐视被恢复执行5.3亿》2025-02-21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贺绪云讲历史

贺绪云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