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燊以一场轰动全国的捐赠仪式,将漂泊海外159年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无偿献给国家。这尊曾以6910万港币天价拍得的国宝,历经战火、流离、拍卖与争议,终于重回圆明园原属地。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被粗暴拆卸,从此流落海外。马首的命运尤为坎坷——从法国军官私藏到美国旧货店贱卖,再到日本富商秘藏,最终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现身。 彼时,拍卖行以“八国联军遗物”为噱头炒作,试图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牟取暴利。何鸿燊当机立断,提前与卖家协商高价购得,避免了公开竞拍的恶意抬价。 何鸿燊并非首次为国宝“买单”。 2003年,他斥资600万港元购回猪首并捐赠国家;2007年拍下马首后,他更以巡展方式唤醒公众对文物的关注。 面对外界“助长炒作”的质疑,他淡然回应:“文物是无价的,它们承载的是民族的尊严。” 马首入藏圆明园后,专家团队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X光扫描、显微观察等技术手段,不仅验证了其真伪,更揭示了令人震撼的细节。 检测显示,马首含铜量高达98%,并含有微量铅、锌、铁。其铸造采用“失蜡法”——工匠先用蜂蜡雕刻出纤毫毕现的模型,再覆以黏土烧制成型腔,最后注入铜水。 这种工艺使马首鬃毛、眼睑等细节浑然一体,甚至连皮肤褶皱都栩栩如生。X光显示,除颈部一处铆钉外,马首整体无分铸痕迹,堪称清代青铜铸造的巅峰之作。 马首内部发现不规则三角形孔洞,连接颈部与口腔的空腔结构。专家推测,这是为控制喷水设计的“水力钟”装置。 通过水压与重力,马首可在午时(对应生肖马)精准喷水,正午十二点更会带动其他兽首齐喷,场面恢弘。而内壁附着的白色水垢,正是其作为喷泉部件的铁证。 马首右耳凹槽处有枪托砸击的凹痕,左眼被利器划伤,嘴角残留灼烧痕迹。这些伤痕与史料中英法联军“用斧凿砸毁铜像”的记载完全吻合,成为侵略者暴行的无声证言。 十二生肖兽首诞生于乾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他原计划打造西方裸女雕塑,因不符礼制被乾隆否决,最终结合中国生肖文化与西方喷泉技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水力钟”。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监修,中国工匠以红铜铸造,成就了这一中西艺术融合的典范。 截至2024年,十二兽首中已有七尊回归:马、牛、虎、猴、猪首藏于北京,鼠、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捐赠。 龙首传言在台湾,蛇、羊、鸡、狗首仍下落不明。每尊兽首的回归,都伴随着天价拍卖与外交博弈,背后是国力提升与民族情感的共振。 有专家指出,兽首本质是“皇家水龙头”,工艺价值有限,高价回购是“二次被掠夺”。但更多人认为,其象征意义远超材质——它们见证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是近代屈辱史的“活化石”。 正如学者所言:“文物被抢走的不是物件,而是民族的文化自尊。” 何鸿燊的捐赠开创了“民间购回+无偿捐赠”的文物回流新模式。此后,法国皮诺家族效仿捐赠鼠、兔首,国际舆论压力迫使更多藏家正视历史正义。 目前全球约164万件中国文物散落海外,仅大英博物馆便藏有2.3万件。 法律追索因殖民历史举证困难,市场回购又面临资本炒作。但中国已建立文物追索基金,并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收回文物。 当X光照亮马首的铸造密码与历史伤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智慧,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中觉醒的历程。 何鸿燊的义举、专家的发现、公众的关注,共同编织成一条跨越时空的文化纽带。 参考资料: 网易新闻《圆明园“马首”回归背后的X光秘密》 凤凰网《马首“体检”报告:98%纯铜铸造》 搜狐历史频道《十二兽首的价值争议》
2019年11月13日,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燊以一场轰动全国的捐赠仪式,将漂泊海外
刺挠的历史人
2025-02-23 13:34:12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