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坐火车的时候,候车厅是敞开的,过了安检就可以进去,也不验票。八十年代买了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3 23:33:22

八十年代坐火车的时候,候车厅是敞开的,过了安检就可以进去,也不验票。八十年代买了站台票可以陪同亲人送到站台上。也可以买张站台票到站台上去接亲人。现在这些人性化的场面都没有了,都成了记忆。   1980年代,社会正处于转型之际。   那个年代,火车运输是国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绿皮火车成为了打工人群最重要的归乡途径。   春节前后,车站内总是人山人海。   那时候,春运代表着归家的心情与对团聚的渴望。   “春运”一词最早在1980年出现在《人民日报》,特别是在春节前后,火车和其它交通工具的需求激增。   每到这时,车站内挤满了带着各种行李的旅客。   由于中国讲究“衣锦还乡”,许多人会携带各种家乡特产或个人物品回家。   原本宽松的车厢,在一堆堆行李和人群的挤压下,变得异常拥挤。   每节车厢最多能容纳200人,但带着行李的旅客一旦挤进去,车厢内容纳的人数可能减少到仅100人左右。   一个原本坐得舒服的位置,可能会被多人轮流使用。   车厢内的拥挤也让列车员的巡查变得困难。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火车设计便深受苏联影响。   苏联火车采用墨绿色涂装,除了出于战争时期的隐蔽需要外,还因其耐脏易清洁的特性,这种颜色逐渐成为了中国火车的标准。   80年代的绿皮火车并不豪华。   车厢里多为座铺,虽然卧铺也有。   没有空调的环境使得车厢内的气温常常难以忍受,尤其是在冬季,车厢内的人们常常需要互相依靠取暖。   从广州到湖北等地的行程,需要几天几夜才能抵达目的地。   火车上的环境更为拥挤,尤其是在夜晚,车厢内的人们往往只能挤在一起度过。   购票也是一大难题。   火车票的需求量远远超出了供应,往往需要提前几天或几个月排队购买。   票价虽不高,但如果没有及时购买,票往往会被抢购一空。   为很多人不得不通过黄牛票的途径获得车票。   黄牛通过大规模囤票,再在临近发车时高价售出。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打击黄牛,但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广州火车站春运期间拥挤程度已经无法用常规的词语来形容。   甚至会有武警来协助管理。   检票通道常常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车站的工作人员用长竹竿来划定区域。   然而,许多人为了争取上车的机会,拼命推挤。   即使票已到手,仍然不代表能顺利上车。   火车到站后,由于停留时间极为短暂,只有短短十分钟,许多人拼尽全力赶到车门口,却依旧因为拥挤的车厢和行李的阻碍,未能及时上车。   有些聪明的乘客会选择从窗户将行李抛入车厢,自己则拼命挤进车门。   那时,丢失物品的事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进入车厢后,火车上总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趁着旅客疲劳或疏忽大意时,下手偷窃。   那时,巡警的任务已经繁重。   由于车厢内的商品选择有限,价格高昂,许多乘客选择在火车上购买实惠的商品。   这些小商贩们出售啤酒、大枣、香烟等物品。   由于价格便宜、品种丰富,这些交易逐渐成了火车旅行中的一大特色。   此外,火车站附近的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扒窃、诈骗、抢劫、卖淫等行为猖獗。   旅客们在进站时总是小心翼翼,随身携带着防盗内裤和少量零钱,将重要物品紧紧地藏在衣物内。   即便是带着家人去火车站,家长们也会时刻警觉,时不时检查行李。   除了扒窃,火车站附近常见的犯罪手段还有“碰瓷”和“扎针碰瓷”。   不少旅客因被不法分子接触到后,被逼迫交钱解决问题。   遇到“飞车党”或“抢包党”时,若手中有贵重物品,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火车站周边的商贩中的大部分并非正当经营,很多人靠强买强卖、讹诈和其他不法手段维生。   而火车站周边的旅馆时常有赌博、吸毒、嫖娼等非法活动发生。   然而,随着我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开展,电子支付、实名制购票以及监控摄像头的普及,使得火车站不再是曾经让人畏惧的地方。   另一方面,绿皮火车的交流与互动,也成就了不少深厚的友谊。   参考文献:[1]田雪梅.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时代”——成渝交通30年沧桑巨变感悟[J].四川党的建设,2018,0(6):56-59            

0 阅读:48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