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隐斜/外斜配镜过矫合适吗?谈谈我的看法

邦鼎聊健康 2025-03-09 15:57:10
家长问外斜过过矫多少度合适?前一篇文章我分享了研究的结果,我之前还讲过教科书的说法,见:近视伴有外隐斜的处理:教科书内容思考 。教科书讲的是,配镜时给予最大可接受负镜。我之前解释过:你验光验出来100度近视,视力能达到1.0甚至1.2,这是足矫,那什么叫最大可接受负镜?可接受,就是我带到150度近视镜,仍然没有明显不适感,患者可以接受,就应该按这个度数配。 但是,对于任何官方的观点、经典理论的观点,还有研究数据,我都会有我的看法,我摆出来这些数据只是阐明原则,比如上次有的人说外斜不能用离焦镜,8个棱镜都说不能用,我就摆出了研究数据。研究数据认为不超过20棱镜都可以用,还有好处(下方链接),但我平时还是会保守操作,不超过12个棱镜。你要说10个棱镜绝对不能用离焦镜,那我就得跟你“讲理”了。 那对于近视伴有外斜,过矫多少度,研究认为过矫50~75度没问题,教科书认为是应该配到可耐受的最大负镜,那我个人建议怎么做?我个人一般来说仅会过矫25—50度。小度数外斜足矫即可,稍大外斜,足矫基础上过矫25,少数大外斜会考虑过矫50,同时相应的视功能训练很重要,必不可少。虽然研究认为,过矫50度近视对近视是有利的,但不管按哪种执行,近视增长风险这一点,还是需要沟通。对于医生来说,我一般会这样:从处理上尽可能的保守、安全,但是从风险上尽可能的告知。外斜,我选择更安全的,过矫25-50度,但从风险上,我仍然会按250度过矫的这种风险去告知,与家长探讨,由家长选择。在处理上,我也会按最大的风险去做防范,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所以,我说过,看懂我的态度很重要,对于非常规、非主流治疗方法,我往往会缩小效果预期,强化风险说明(也有可能非主观性放大风险,就像我拿250度的过矫风险用在50度过矫的风险上)。 医生往往是帮助,而不是替家长决定。就像前一篇国外文章里提到的,与家长讨论、帮助,就像美国医生特鲁多写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截图如下。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提供帮助,不能治愈,近视防控正是如此。有的大的外斜孩子,别的医生都建议手术,家长问我意见,“训练能治好吗?”,我只能说“不能保证”。虽然大部分训练有效,但是你想100%保证,我保证不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