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推文泡沫可能即将破裂/纽约时报作者:米希尔·德赛————德赛博士是哈佛

梅鸥译丛 2025-03-10 15:33:57

马斯克的推文泡沫可能即将破裂 /纽约时报

作者:米希尔·德赛

————

德赛博士是哈佛商学院和哈佛法学院的教授。

————

埃隆·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或许正面临一些动荡。

过去六周,特斯拉股价下跌了大约40%,几乎抹去了2024年选举后的全部涨幅。这次下滑让人看到马斯克的一个弱点:他的财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狂热支持者不断膨胀的期待。一旦这些期待冷却,他的掌控力也会随之减弱。这说明金融市场可能是一个常被忽视的制约因素,不仅影响着马斯克的计划,也牵制着特朗普总统的布局。

人们难免会把马斯克与过去二十五年里那些真正的商业巨擘放在一起比较,比如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英伟达的黄仁勋,以及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这些人打造的企业,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都远超马斯克所建立的成就。马斯克的确从零开始建起了一家汽车公司,这绝不是件轻松的事,但他的财富更多来自一种金融上的追捧——众多被吸引的投资者推高了他的项目,也为他挡住了不少批评,即便有人质疑他的运营选择、公司管理、薪酬设计,甚至是他如今涉足政治的举动。

他的成功模式大致是这样的:描绘一个宏大的商业愿景,让任何挫折看起来微不足道,每一次进展都显得格外耀眼。将自己塑造成这个愿景背后的天才,亲自从兴奋的投资者那里收获丰厚的回报。通过社交媒体强化自己的影响力,保持支持者的热情,他们的忠诚足以压制任何质疑的声音,哪怕他抛出的想法越来越大胆。这时,事情开始加速:更多追求回报的投资者蜂拥而入,买入他其他公司的股票,推高估值,进一步巩固他的财富,也让他的商业奇才形象更加闪亮。

如果运气够好,这种局面会出现在投资者急于寻找低利率环境替代品的时候;对技术奇迹的幻想盖过了对未来风险的担忧;零售市场则把股票交易变得更像一场线上游戏。

要理解这种追捧,可能需要换个角度来看金融。纯粹主义者喜欢把金融市场看作中立的记录者,仅仅反映企业家创造的价值。但实用主义者清楚,价格并不总能代表价值,正如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那样。如果一个企业家能利用这些特点来积累财富和权力呢?

这正是马斯克擅长的。他的“救世主”形象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而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循环:大胆的项目带来超额回报,吸引投资者为他提供更多、更便宜的资本去扩展帝国,这又进一步拉拢了更多害怕错过的追随者。特斯拉股价的飙升让粉丝和投资者变得异常忠诚,他只需抛出一个新想法,就能激励他们买入更多股票。而他宣布的计划越宏大,他们交给他的财富和权力就越多。何不试试火星呢?这一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将影响力延伸到政治领域,确保这些宏大梦想能持续得到支持。如果马斯克操作得当,他的帝国或许已牢不可破。

然而,马斯克的商业头脑和对政治的兴趣,可能正在成为他的软肋。他没有依靠优秀的管理者来确保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反而在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回避关于接班的讨论。他没有储备现金以应对困难时期,而是把资金投向脑机接口和超级高铁这样被过度渲染的项目。他没有选择低调推动政治议程,而是尽可能高调亮相,似乎对自己政治直觉的敏锐深信不疑,就像他相信自己的营销天赋一样。

马斯克帝国中的裂痕逐渐显现。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的汽车收入比前一年下降了8%,全年利润也大幅缩水,公司成立22年后,是否能为股东带来显著的自由现金流依然是个问号。特斯拉似乎越来越依赖降价策略,这短期内能提振销量,却可能让未来买家对品牌的估值打折扣。他在政治上的动作如今也在国内外影响特斯拉的销售。或许是察觉到风向的变化,他开始暗示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以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热情。

马斯克帝国的其他部分也反映出他的商业头脑与财务成果之间的落差。Solar City——他堂兄掌管的太阳能公司——因特斯拉备受争议的收购而得以续命,但之后逐渐萎缩。Boring Company承诺通过高速超级高铁改变交通,已筹集近10亿美元,却仍不清楚是否有收入或盈利的希望。Neuralink的脑植入计划,看起来盈利前景更加遥远。至于X(前Twitter),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影响力,都已不如从前。SpaceX成立20多年,估计融了120亿美元,直到最近才传出可能有120亿美元的年收入,主要来自Starlink卫星服务,但盈利或许仍需时日。

必须承认,马斯克投身于艰难且昂贵的行业,创造了全新的企业,尤其是特斯拉和SpaceX。这次的挫折或许只是暂时的,但最终,这种狂热——如同历史上的类似案例——会逐渐消退。投资者可能会意识到,他打造的这些企业价值远低于支撑他成为全球首富的估值,而他的政治影响力也源于此。

马斯克和特朗普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深谙金融市场如何造就权力与财富。两人本质上都是金融舞台上的表演者,成功主要来自对投资者的巧妙引导。特朗普像许多地产商一样,通过抓住信贷市场的情绪波动,利用债务“赢则我得,输则你担”的特性积累财富。像他这样的玩家可能因破产而失手(他已多次经历),但这种游戏的规模终究有限。地产是具体资产,资本池相对较小,周期也会走到尽头。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些限制,特朗普将地产上的信贷成功转化为名人效应,最终变为政治权力。而通过拉拢马斯克入主白宫,特朗普为他提供了同样的机会。掌控联邦政府——这个全球最大客户——可能让马斯克在财务上稳固企业,并强化推动他走到今天的金融追捧动力。在他迄今最惊险的高空表演中,马斯克必须用这些新承诺和努力,在传统业务下滑前跑赢时间。

如果金融市场能造就财富和权力,它也能轻易瓦解这一切。这或许会成为马斯克和特朗普的绊脚石。到目前为止,市场一直支持他们,忽视了当前政策的内在矛盾。特斯拉股价近期的疲软暗示,这种支持可能正在减弱。政策失误或财政管理不善导致的更高通胀,可能推高利率,进而冲击股市。

简而言之,在下一次选举之前,美国政治的较量不仅限于法庭或国会,金融市场也将成为关键舞台。这注定是一场激烈的角逐。

0 阅读:5
梅鸥译丛

梅鸥译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