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炮制学》第四课,各朝代炮制特点
燕燕记笔记
2025-03-25 15:49:31
《临床中药炮制学》第四课,各朝代炮制特点
我们今天讲中药炮制工艺的完善和发展时期,各个朝代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金元时期归经学说的确立,我们在炮制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金元时期特点,
一,总结了炮制方法的共性,在金代的李杲,他在《用药心法》上面就有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并在头面,手伤皮肤者需用酒炒汁解酒,酒洗之再下生用,元代的《十药神书》里面首先提出了碳药止血的理论,它认为是从黑色入同肾,血见黑即止,肾水能治火也,那个时候都已经提出了红见黑止的理论啊,
二,探讨了炮制对炮制品临床运用的影响,比如《药性赋》里面,元代《棠医本草》当中也认为。地黄生者性大寒而凉邪,熟者辛温而补肾,形成生凉熟温的理论的开始
🔶在明代
《本草纲目》,《本草普济方》这些大型的本草书著作和医家的个人著作当中可以炮制这个多有论述,这个时期中药炮制在传统工艺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炮制方法分类
在《本草蒙筌》制造之水火这一章节当中都写到了火之势,有煅,有炮,有炙,有炒,不同水炙,泡洗,制服等水火共制,第二丰富并完善了中药炮制的理论。第三产生了中药炮制专著,
传统的炮制理论的主要原则,我们现在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对炮制理论的一些解释,所谓的相反为制它是利用辅料或者药材,以我们配置的药性相反的这种药共同加入来炮制,比如酒炙大黄,因为酒它是热性,大黄是一个苦寒的,利用酒的大热之性来炮制大黄的过于苦寒之性,这个就是相反为制的意思。大黄经过炮制过后就缓解了它苦寒伤胃而导致腹痛的这么一个副作用
🔶清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和特点
第一,碳药品种逐渐丰富,炭药为清代炮制技术的一大特色,第二个用宣药,清代重视运用新鲜的药物,也就是从产地直接挖起来,这个采集起来过后就用于临床,但是我们现在的这种方法不太适用了,因为它这个产地给我们城市市中心很远
🔶大家掌握三本专著的特点
几千年的中药发展过程当中,只出现三本专注,
第一本《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本炮制论,对中药炮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许多炮制方法具有科学道理。
第二本《炮制大法》这一本书是一本具有价值的实验记录文件,文献对于药物的鉴别和治疗时所用辅料数据也进行了记载,创建了炮制的新方法,运用了炮制的辅料炮制药物,
第三本《修事指南》是清代张仲元所著的这本书上教育系统的论述了,第一个就是系统认识炮制方法,第二点就是进一步深优化了炮制理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