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炮制学》第15课:炒黄法及临床意义

燕燕记笔记 2025-04-19 15:17:25
《临床中药炮制学》第15课:炒黄法及临床意义 1⃣️概念 就是把精选或者切制过后的药物放在热锅里面进行翻炒的这么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炒黄,炒黄一般所用的火力是文火,表面呈黄色,或者比原来的颜色加深,或者有爆裂声,或者这个直径比原来生品要长大,所以叫鼓起,要求突出这一味药物的固有的香气, 2⃣️操作要点 🔺第一,就是我们把药物大小要分档 🔺第二,炒黄,炒焦或者炒炭,都要求是热锅,先要把锅烧热了,根据烧热的程度来决定我们炒黄,炒焦,炒炭所用的火力的大小,我们在传统术语上面把它称为文火中火武火 3⃣️炮制目的 🔺第一,是增强药物的疗效 🔺第二,降低或者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第三,就是缓和或者改变药物的性能, 🔺第四,利于储存便于保管 4⃣️炒焦法及临床意义 🔺概念 炒焦它的概念是将精选或者切制过后的药物,也是指炒至容器内,用中火或者武火加热,炒制这个药材表面焦黄色或者焦褐色,内部颜色还要加深,并且具有一定的焦香气味 🔺操作注意事项 炒制药材的时候,我们炒焦的时候处于炒黄和炒炭的中间,我们要注意到这个炒制的火力和我们这个药材所被炒制的程度,因为炒焦他如果炒得不够,火力用小了,那就成了炒黄,如果我们炒的太过了,那就叫炒炭了,炒焦的注意事项或者操作要点,第一个要注意它的火力,第二个要炒出这种药物备受热的程度,它要比炒黄的要深一些,比炒炭要浅一些,是介入炒黄和炒炭的中间。 🔺炒焦的临床意义,增强药物消食,健脾止泻的功能,增强药物这个消食健脾止泻这个功能 🔺第二,降低药物的寒性,减少药物对脾胃的刺激作用,避免它损伤脾胃的阳气 5⃣️炒炭 🔺炒炭存性 炒炭就是在炒焦的基础上继续加热,炒炭要炒至表面成炭,用的火力是武火,很大的火,要炒至表面成碳,从颜色来看它就是一种焦褐色了,内部的颜色是一种焦黄色或者焦糊色,这个方法是一样的,炒黄,炒焦,炒炭,那么用的火力是不同的,这个要素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个炒炭它要求必须存性,不能够把这个药材炒成废了,因为炒废了,它可能存性就没有了,什么叫炒炭存性,就是炒炭的时候药物部分碳化,部分还保留着原来的药性 🔺临床意义 红见黑止 第一,可以增强这些药物的止血作用,这个主要针对生品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 第二,有些药物生品本身不具有止血的作用,但是经过炒炭过后它就可以产生一种止血的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