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大清灭亡前,赵尔丰以64岁高龄率领2万清军,紧急收复西藏,晚一步后果将不堪

品古观今呀 2025-03-28 09:41:37

好险!大清灭亡前,赵尔丰以64岁高龄率领2万清军,紧急收复西藏,晚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没多久,他就因“重大罪名”被斩首!   若没有后来发生的事,赵尔丰的功绩肯定能和左公左宗棠相提并论。   但谁叫他是大清最后的遗忠呢。   1905年,西藏地区由于英国人渗透,部分土司意图依靠英国势力搞分裂,便借机杀掉了满清设置在西藏的驻藏大臣风全。   得知风全在西藏的巴塘遇害后,赵尔丰敏锐的觉察到这是外国分裂主义在西藏的一次试探。   他们为的就是扶持分裂势力,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   可西藏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的名川大河,大都是从青藏高原上发源的,控制了西藏,就相当于控制了中国人民的水源。   而且,西藏在未来的战略意义跟新疆一样极大,看看为啥1962年我国和印度在边疆发生流血冲突进而引发对印自卫反击战就能明白了。   作为忠于清朝的大臣,赵尔丰第一次清楚的意识到了朝堂无人可用。   就算是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也在早些年去世了。   现在西藏发生了流血事件,整个朝廷能站出来的,就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哥哥赵尔巽了。   兄弟俩联名上书,请求提兵进藏。   一番争论之后,赵尔丰被外放到川滇任边务大臣,他还是被排挤出了朝廷。   好在朝廷并没有全盘否定赵尔丰的提议,之所以派他去川滇,就是想看看赵尔丰究竟有多少能力。   于是,类似于王守仁先生的“龙场悟道”,赵尔丰也在留任期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适当解放西藏地区的农奴,对他们进行改土归流。   1908年,属于赵尔丰的机会来了,他终于被任命为了驻藏大臣,行驶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权力。   彼时赵尔丰还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朝廷发下来的60万两白银,打击分裂势力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赵尔丰购置了当时极为先进的枪炮,并在战斗之前亲临前线,告诉士兵们:“外国人想要咱们家的地,要走就不打算还给咱们了,如果你是这块地的主人,是不是应该把他们打跑?众将士听令,按照先前计划,稳步前进,有功者大赏!”   士兵们果然在赵尔丰的慷慨陈词后卖命进攻,作为大清最后的一场远征,赵尔丰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此之后,西藏永远是中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土。   但在后来,赵尔丰犯了愚忠之辈都会犯的一个“小错”,这一个错误将成为他终其一生都抹不掉的污点,直到他被“自己人”杀死。   大捷而归的赵尔丰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转而升任四川总督。   那是1911年,赵尔丰不知道,清王朝已经没有几天蹦头了。   他只知道效忠他的皇帝,不知道维护自己治下的人民。   不久之后,四川发生了赫赫有名的“保路运动”,清王朝指示“能干”的赵尔丰,把参与者都杀掉。   尽管赵尔丰上书不如只杀领头之人,但朝廷充耳不闻,赵尔丰也就只能领命执行。   他于是在成都当街下令射杀请愿的仁义之士,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那一天后来被称为“成都惨案”。   清朝也敲响了属于它的最后的丧钟。   心辛亥革命在沉默中,终于爆发了。   而赵尔丰也被起义军抓到,跟着起义的原清朝大臣、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下令当场斩杀赵尔丰,来作为自己投向共和的投名状。   赵尔丰对尹昌衡骂不绝口,痛恨大清出了这样的叛徒……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6
2025-03-28 10:35

前者是主动,且有战略眼光,有功于民族。后者被动,缺乏政治眼光有愧于民众。所以功大于过,但罪不至死。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