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徐美人墓志
P10,西晋裴祇墓志在墓中的复原图
【P1-9,徐美人墓志】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
1953年河南省洛阳老城北五股路小学院内徐义墓出土
徐美人名徐义,曾为贾充长女贾南风的乳母。司马衷即位,贾南风为皇后,徐义被封为“美人”。
全称《晋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之铭》。
墓志呈碑形,圭首方跌,高93厘米,宽52厘米。正面刻文22行,行33字,背面刻文16行,满行23字,隶书,完整无缺。
志文记载,徐美人名徐义,“美人”为妇官封号。她于甘露三年(285年)进入贾充家作乳母,哺乳贾充长女贾南风、次女贾午。后贾南风被册立为晋武太子司马衷之妃,司马衷即位,贾南风升为皇后。贾午嫁给鳔骑将军韩寿为妻。徐义被封为“美人”后,78岁去世。
此墓石刻文排列整齐,字形端正规整,似为魏碑体之先驱。
志文除详细记述了志主徐义的生平事迹,诸如家境、品德、进封女官及病卒丧葬等情况外,也涉及宫廷内的权力争夺之事。
河南发掘东汉墓葬数以千计,但出土墓志寥寥无几,墓志在东汉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
徐美人墓志的小碑形制说明碑的起源早于墓志,先有碑,后有志,两者在文化上有渊源关系。
魏晋时期是墓志开始定型的过渡时期,在经历了东汉碑碣云起的时代之后,碑志的发展在魏晋时代经历了一个暂时的低落期。
魏武帝和晋武帝时有了严禁立碑的法令,于是,东汉以来盛行一时的墓碑从地面消失,现存曹魏与西晋碑刻廖若晨星,屈指可数。现在所见魏晋碑刻多是官方巨制,如存世著名的记载皇帝出游记事的西晋《三临辟雍颂碑》。
虽有禁碑法令,但人们仍旧要刻碑纪念故人,但又不敢违背禁令,于是出现了仿照碑形竖立在墓室中的小型碑状墓志,一般高度在一米以下,宽度在半米之内,直立圹中(P10),与后世墓志平放不同,形制与汉碑相同,只是比汉碑小得多。
仿照碑式的小型墓志的遗风至南北朝时还可见到,如辽宁发掘的北魏刘贤墓志。
自清代以来,魏晋墓志在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如 1919年洛阳出土了幽州刺史石尠墓志与其子石定墓志。1930年出土了徐君夫人管洛碑。
建国后,随着两晋时期的墓葬的发掘,相继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晋代墓志,如成晃、裴祗、荀岳、郭槐、徐义、左棻、士孙松及张朗等西晋墓志,晋代墓志小巧精致,形制多样,内容大多比较简略,但有的已具备了墓志铭的行文格式。
这些形制各异的小碑形墓志,有螭首、圆首和圭首长方形和长方形墓志,反映了墓志滥觞时期的形制特征。
河南省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