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拥抱那只黑狗》(10)…… 你将获得: ★各年龄段(含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 ★日常可操作的抑郁自助疗愈方法 ★重塑认知,让自己和亲友积极拥抱生活 书接上回 但在讲认知解离之前,我先要普及一个概念,叫作“认知纠结”。我们的大脑有的时候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法。一个经典的认知纠结的代表,叫作“望梅止渴”。 什么叫望梅止渴?曹操有一次带军打仗,攻打宛城的张绣,然后途中发现没水了,底下士兵口渴难耐,快哗变了。他跟士兵讲,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熟了,特别解渴。这些士兵虽然没吃到梅子,但他们嘴里立刻就开始生津了,然后坚持着走到前面找到了水源。虽然最后也没有吃到梅子,但是危机化解了。 樊登:你都不知道,你现在讲这段话的时候,听这书的人嘴里都生津。人就是这样。 汪瞻:对,这就是认知纠结的范例。但有的时候我们用不好,用不好的状态是什么?我会认为,我一旦有个事情做不好,那我现在就要开始担心,这是一种分不清想法和现实的状态。那么我们怎么去抽离想法和现实呢?就是把想法当成想法,把现实当成现实。 举一个小的例子,各位如果现场有笔有纸的话,我们可以一起互动一下。这个小的例子是什么呢?我们先写一句话,就是“我真没用”。这是我们抑郁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状态,就是觉得“我真没用”。 樊登:“我真没用”,写了。 汪瞻:你看,一旦这句话写出来,你立刻就感觉好像不太舒服,心情不太好。但是各位,我们现在做个小实验,你单独地把这句话拆开来看,你拿手遮着,先看“我”这个字,你有没有反应? 樊登:“我”,没有。 汪瞻:你会觉得好像没什么。好,第二个字叫“真”,看了也没什么反应;第三个字叫“没”,也没什么反应;第四个字叫“用”,也没什么反应。你看,单独看这四个字,你一点反应都没有。但它们一旦连起来,就会给你带来语义上的冲击,就会让你分不清什么是想法、什么是现实。 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们用一个句子重组的方法。怎么做呢?就是把这句话扩写成:“我只是产生了‘我真没用’的想法而已。”你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第一句话就是我把想法当真,第二句话就是我意识到了我脑中的想法只是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可以帮助我们。 樊登:所以你看中国古人讲:“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那是什么呢?是典型的解离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哀愁寄托在鸿雁上飞走了。 汪瞻:就是让你看到你的想法其实是你可以加工的,想法不是你的主人,想法应该是我们大脑的产物。但有人会误以为这些消极的情绪或者消极的想法应该给大脑做主。但这些想法比较单调,这些情绪也没有指导大脑的功能,所以一旦把大脑交给它们去管理,那大脑就会越管越糟糕。 樊登:曾经有一个学校做过一个研究,就是让每个人每天上学的时候,把自己认为很害怕的、很糟糕的事写一张纸条,投在一个箱子里。就是每天你担心什么,把它写下来,放在箱子里。过了两个月以后,把箱子打开看一下,看哪些事发生了。后来发现百分之八九十根本就没发生。 我们对很多事情的担忧,都是来自我们自己用语言来吓唬自己。这已经讲了两招了。首先,建立自己新的认知;其次,不要被认知纠结带走。还有什么招呢?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第一次知道生育的代价后汗毛直立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