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韩练成在何应钦要对他下毒手之际,乘坐关麟征的车离开南京。到苏州后,关麟征突然喊肚子疼,去医院治疗,韩练成趁机离开,去了上海。
1947年2月20日,莱芜战役在齐鲁大地打响。解放军仅用3天的时间,就歼灭了盘踞在莱芜的5万多国民党反动军队,并活捉了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得知这一消息后,时任国民党省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大为震惊,气愤地骂道:“5万多人,不知不觉三天就被消灭光了。如果是放五万头猪在那儿,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莱芜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的一次成功体现。然而,这场胜利背后还隐藏着一位“隐形将军”,他就是韩练成。
解放后,韩练成回忆起那时的心情,提到战役结束后,自己一开始感到非常兴奋。但不久后,情况却令他感到失望。他的卫士排被解除武装,同志们对待他如同俘虏,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他曾想:“共产党就这样对待曾为自己做过许多事情的朋友吗?”他内心充满羞愧与愤怒,几乎忍不住流泪。
陈毅曾告诉韩练成,解放军已向党中央报告了他的情况,并接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询问韩练成的意愿:“如果你愿意秘密返回,那当然最好。如果你不愿意回去,也请考虑,不要勉强。”经过深思熟虑,韩练成决定回到南京,在那里继续为共产党效力。
陈毅对此表示担忧,问韩练成:“你回南京,安全吗?莱芜战役后,李仙洲以下19名将军都被俘,而你却能独自脱险。蒋介石会相信你吗?”韩练成自信地回答道:“如果是别人,蒋介石可能不会相信。但我不同,我是蒋介石亲自提拔的,始终受到他重用。”
1948年8月的一个夜晚,南京城笼罩在闷热的空气中。一辆挂着"陆军司令部"牌照的轿车悄然驶出城门,车内坐着的正是时任国民党军政要员韩练成和"中央军校"校长关麟征。就在数日前,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带着一份重要情报来到南京。
这份情报涉及一年多前的莱芜战役,内容直指韩练成在战役中的可疑行为。根据一位逃回的46军团长提供的证词,韩练成在战役关键时刻故意脱离部队,导致46军群龙无首,最终与李仙洲部一同覆灭。这一情报引起了军方高层的高度重视。
经过深思熟虑,蒋介石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暂时相信韩练成,但同时授权何应钦继续搜集证据。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韩练成周围悄然展开,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军政部的人员严密监视。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潜伏在国防部的地下党员找到韩练成,不仅带来了警示,还为韩练成准备了一张盖有公章的空白通行证,并表示上海的地下组织已经做好接应准备。
但是,如何在重重监视下安全离开南京,对韩练成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正当韩练成为脱身之计发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关麟征主动提出邀请他同往苏州游玩。到达苏州后,关麟征早已安排好了住处。
当天夜里,关麟征房间突然传出阵阵呼喊声,说是腹痛难忍。他的司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而韩练成则借此机会暂时脱身。
1948年3月,蒋介石将韩练成派往甘肃,担任西北行营副参谋长兼兰州保安司令,并通过韩练成向西北的国民党军队内部安插了多个地下党成员。到了1948年10月,韩练成的身份彻底暴露,随后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他顺利到达了解放区。尽管如此,蒋介石仍不相信韩练成已投向共产党,反而责怪陈诚、何应钦等特务部门的大佬,说是他们将韩练成排挤出国民党阵营。
韩练成进入解放区后,先后受到朱德、周恩来、毛泽东的单独接见。毛主席幽默地表示:“蒋介石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这个小小的指挥部,不仅能指挥解放军,还能调动老蒋的百万大军。”1950年5月,韩练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正式加入了共产党。周恩来评价他时说道:“他是一个没有办理过正式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他的行动是对党最忠诚的誓言。”
在1955年授衔之前,面对周恩来的询问,韩练成很干脆地回答:“平建国,我就该功成身退了,还争什么上将、中将?何况,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我是什么起义将领?我干革命本来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最终,韩练成只接受了中将军衔,并将组织发给他的起义将领奖金全部上交,作为党费。
在晚年,韩练成看到蒋介石去世的消息后,取来一瓶茅台酒,倒出一杯,洒在了地上。曾有将军张治中向周总理询问过,韩练成在蒋介石身边并非亲系,却比嫡系更受宠爱,且没有人对他不利,这让他看似前途光明。那么,为什么他会选择投奔共产党呢?周总理答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1984年2月27日,弥留之际的韩练成留下了他的《后事遗言》:“作为共产党员,几十年来,不论在党外时,还是加入党后,党要我做的事情我都完成了,可以毫无遗憾地、安详地闭上眼睛……唯一的愿望就是,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团结幸福。”他从不因自己的特殊贡献而居功自傲,即使在被当作“统战对象”时,也绝口不提过往,严守机密数十年。直到他去世时,由于保密要求,他的讣告仍以“爱国将领”来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