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云最惊人的一次发言。1979年有人提出要让汪东兴,继续担任领导职位,然而陈云却直言,要是让汪东兴继续当领导,估计全党都不会答应。并且一连向中央要了12个人。 汪东兴出生时,中国正处于战乱不断的状态,民众的生活困苦。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虽已打败了地方军阀,但仍未能改变广大工农阶层的压迫现状。 在汪东兴早早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在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长征途中,经过数年的浴血奋战,汪东兴的名字变得响亮。 1947年,中央决定将汪东兴调至毛主席身边,担任保卫部主任,负责保障毛主席及其他领导人的安全。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选定了汪东兴担任中共中央的警卫工作。 1961年毛泽东访苏期间,汪东兴带领警卫队伍保障了毛泽东的专列行程安全。 他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如何安排兵力,如何确保毛泽东在长途旅行中的各项安全细节。 这一时期的汪东兴,深得毛泽东的信任。 毛泽东进行视察活动时,汪东兴总是紧随其后。 在1963年毛泽东考察黄河、1965年重上井冈山,以及196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的过程中,汪东兴始负责着周围的安全保障工作。 毛泽东曾多次表示,汪东兴是自己信得过的人。 毛主席去世后,当时反动组织已经开始加速篡党夺权。 汪东兴与华国锋、叶剑英等人紧密合作,共同策划了粉碎反动组织的行动。 在汪东兴的协助下,反动分子迅速抓获,整个过程仅用了35分钟。 汪东兴长时间负责管理中央一专和二专的档案。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他经常代表毛主席访问和照料被整治的老干部,但这些老干部对他并未持有良好的印象。 1977年,汪东兴着手为华国锋起草讲话稿。 在草稿中,首次出现了“凡是”的表述,而这种措辞也在随后《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与此同时,在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中,汪东兴压制了不同的声音,许多人回忆称,汪东兴在中央会议上的表现严厉且苛刻,尤其在宣传问题上的讨论中。 然而,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西北组的江一真提出了对汪东兴的严正批评,强调他未能有效处理与老干部和复出干部的关系。 江一真发言后,于光远和杨西光也在发言中支持了这一观点。 1979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特殊会议,讨论如何帮助汪东兴改正错误。 会上,不仅老干部提出批评意见,陈云同志也明确表示,汪东兴已在新时代的革命工作中落后。 最终,会议决定,汪东兴继续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已不再适宜,尽管如此,考虑到他的历史贡献,他仍保留了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并按政治局委员的待遇离休。 1980年,汪东兴辞去了中央领导职务。 汪东兴离开了中南海,搬到了西单东侧的一处安静的胡同居住。 在这一时期,汪东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编史修志工作中。 由于他在党史编纂上的重要地位,汪东兴的家中常有访客,但他对外界的关注并不频繁。 1994年,陈家鹦在编写弋阳党史人物传时,亲自拜访了汪东兴。 此时的汪东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依旧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 在这次访问中,汪东兴仔细审阅了书稿,他强调,书中应当增加方志敏和余汉潮两位人物。 方志敏作为全国著名的烈士,汪东兴认为应该多加宣传。 余汉潮则是汪东兴在早年革命生涯中的重要引路人。 他对一些历史文献中的文学加工和虚构内容表示反感,尤其是一些有关他个人的细节描写。 他认为,这些虚构的内容对历史的真实记录造成了不良影响。 汪东兴认为每一段历史都应当真实、客观地呈现。 有一次,一位编辑寄来一份弋阳苏区的斗争形势地图,汪东兴仔细查看后发现,地图上他老家的余家坞,早在1932年便已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地图却错误地将其标注为白区。 汪东兴亲自修正了这张地图,并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 汪东兴还时常回忆起与毛主席一同度过的岁月。 尤其是在毛主席诞辰及忌日时,汪东兴都会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献花致敬。 在纪念毛主席100周年时,汪东兴将自己的一篇《汪东兴日记》赠送给了相关编辑部。 汪东兴的生活十分规律。 每天清晨,他都会阅读报纸和书籍,下午接待来访的客人,而晚上则准时观看《新闻联播》。 晚上,若有时间,他会打台球或继续阅读。 汪东兴的健康状况仍然良好。 他不仅关心当时的时政,还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政治信息。
1969年,毛泽东看过呈上来的九大出席代表名单后,发现有一人的名字赫然在列,皱了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