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俘虏交换时,志愿军60军180师政委吴成德瘦骨嶙峋地归来,然而,回国后他却被开除党籍、撤销军职!直到他死后遗物被发现,真相才浮出水面,令人震惊…… 吴成德,1912年出生在山西新绛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硬是靠着勤奋读书,当上了乡村教师。1937年,日本鬼子打进来,他坐不住了,扔下教鞭,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山西军政训练班,从此走上了革命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一路打过来,枪林弹雨里闯出一身功勋。到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被派到志愿军60军180师,担任师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开打。这仗打得太惨烈,志愿军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跟不上,主力只能北撤。180师接到命令殿后,挡住美军的追击。可美军火力太猛,很快就把180师围得死死的。师长一看情况不妙,下令分散突围。吴成德带着一小队战士往山林里钻,想找条生路。半路上,他发现40多个重伤员走不动,扔下他们等于送死。吴成德咬咬牙,决定留下来,和这些伤员一起扛。接下来的14个月,他带着这帮残兵在敌后山区跟美军周旋,吃树皮、啃草根,硬是撑了下来。到最后,队伍就剩他和两个战士。1952年7月,他因为吃了毒蘑菇昏了过去,被美军抓了俘虏。 在战俘营里,吴成德日子不好过。作为志愿军里级别最高的被俘军官,美军把他当重点“照顾”。他们用皮鞭抽他,背上全是血道子,还搞心理战,端来热饭热菜,许诺给他好待遇,想让他叛变。可吴成德骨头硬得很,不管怎么折腾,他就是不松口。晚上,营地喇叭里劝降的声音吵得人头晕,他缩在角落,瘦得像个骷髅架子,双腿僵得站都站不稳。熬了一年后,1953年7月,朝鲜停战,战俘交换开始了。吴成德被抬着回到了祖国。 可回国后,事情完全变了样。那时候国内对战俘有误解,觉得被俘就是丢人,再加上政治风向复杂,吴成德直接被贴上了标签。他被开除党籍,军职也没了,组织把他发配到辽宁盘锦大洼农场干活。从战场上的英雄到农场的劳改犯,这落差谁受得了?他每天扛着锄头下地,汗水湿透衣服,手上全是老茧。晚上点着油灯,他还在写申诉信,一封接一封寄出去,心里总憋着一口气:组织早晚会还我清白。 就这样,他在农场熬了二十多年。直到1980年,中央开始复查志愿军被俘人员的案子。1982年,调查组查清了吴成德的情况:他在战俘营里没叛变,反而表现得很硬气,完全是个英雄。他的党籍恢复了,军级待遇也回来了。晚年,他搬到运城市住下,当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还老想着干点啥。他把自己工资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帮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1996年3月6日,他因病去世。家人收拾遗物时,翻出一堆捐款单据,才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做好事。 吴成德这一生,太不容易了。战场上,他带着伤员死扛14个月;战俘营里,他顶住折磨没低头;回国后,他受了冤屈也不服软;到老了,他还惦记着别人。他的故事,真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
1953年俘虏交换时,志愿军60军180师政委吴成德瘦骨嶙峋地归来,然而,回国后
文山聊武器
2025-04-08 18:05:0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