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平庸的自己》
奋进教育,大概从中国人上幼儿园前就开始了。然后每个人都被家长老师共同灌输着如此这般的理念:你要是没有远大理想和奋勇向前精神,你就享受不上掌声鲜花,你就一辈子做最平庸最辛苦的人吧!
这种教育有时会以婉转方式表达,比如,“与其做让人羡慕的富二代,不如做更光荣的富一代”。但试过的人都知道,还是得力争做让人羡慕的富二代,不然,累死累活,也未必能成为更光荣的富一代。
慕强心理,使人们把人生成功与平庸辛苦相对立。事实上,即便人生成功,也摆脱不了平庸辛苦。括弧,平庸的是价值观,辛苦的是个人感受。追随者不知,世俗认同的成功者未必以为值得,括弧完。
就像多数人爬不上的险峻高山,少数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顶,山下的多数人十分崇拜那少数既勇敢又能力超群的登顶者,给予他们无数溢美之词和物质鼓励,但有哪个登顶成功后就再也不下来了?
所谓下来,即,人最终要回到生活的大路。这条路在山下、不在山上。这条路也不以刺激和求胜为目标。起点追求都是尽量平坦顺畅,终点还安排了回顾环节,很多人会怀疑自己是否错过了该有的享受。
头羊以杀羊诛心式忽悠普通羊:你们之所以被我统领,是因为你们不奋进。普通羊信以为真,但他们死前才发现,奋进也很难使自己成为头羊,却能使自己从头辛苦到尾。还不如起初就甘心做普通羊。
幻想成为人上人会很幸福,幻想做了人上人就没压力了,这是普通人的认知误区。如果看过电影《饥饿站台》,你就知道即便上到第一层,设置竞争程序的后台玩家,还会操控你进入下一轮的存亡挑战。
别说“饥饿站台最下层的开局都死了”,你也根本不在最下层。最下层是没跑进子宫的受精卵,次下层是没足月就掉了的胎儿,次次下层是没长大便夭折的孩子……以此类推,都算算自己已跑赢多少同类。
祖宗说“人生哪能全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就算不跟没跑进子宫、没跑到人间、没跑到成年的曾经队友相比,我们还可跟年纪轻轻就因疾病因天灾人祸而突然逝去的同路人相比。他们能不羡慕我们吗?
你至今还健康活着,你就已经打败了N多曾与你一个起跑线上奋进过的跑友。某顺可不是给你灌鸡汤,我说的都是事实,是每个普通人都应该认清的事实。想不通,才是你的软肋,才是平庸的你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