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09 14:11:51

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绝。谁料主任查账竟赊了20000多元,转过头对他说:你走吧。他叹气:做人不能太心软!可哪想因为别人的1个帮助,又让他做起了“好人”。 1992年的新疆,一个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的青年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了一家供销社工作。他出身贫寒,高中还没毕业就当了兵,如今能在供销社谋得一份差事,本是一件让家人欣慰的好事。 然而谁曾想,善良的阿里木江遇到村民赊账,从来不会拒绝。就这样过了一年,账本上竟然积压了1万多元的货款。 供销社的主任把账本塞到阿里木江手里,让他立刻把钱讨回来,否则就得卷铺盖走人。 阿里木江硬着头皮挨家挨户去要账,可是当他看到村民们的窘迫状况,实在是张不开口。最后,他只能默默地离开了供销社,丢掉了这份工作。 离开供销社后,阿里木江开始靠卖烤羊肉串维持生计,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么心软了,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就这样,阿里木江辛勤劳作了几年,但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 2001年,一个老乡告诉阿里木江,内地的烤羊肉串生意很好做,于是他便带着自己的烤炉,来到了贵州毕节。 初来乍到的阿里木江,拿出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买了一斤羊肉,串了35串羊肉串。可是还没等他把羊肉串卖完,就因为没有营业执照被查处了,烤炉和羊肉串全部被没收。 阿里木江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他只能坐在街头,默默地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就在这时,一位农民工大哥看到了他的窘境,二话不说带他去吃了一碗2块钱的豆花饭。 一碗普普通通的豆花饭,却让阿里木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他暗暗发誓,如果自己有了钱,一定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之后,阿里木江来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吧,跟老板商量能不能在店门口摆摊。 酒吧老板刘炅了解了阿里木江的遭遇后,非常同情他的处境,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借给他100块钱作为启动资金。就这样,阿里木江总算是又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阿里木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在一次意外的山林大火中,他冒着危险参与了救火,事后政府部门奖励了他300元钱。 这笔钱,阿里木江一分没动,全都捐给了当地一所学校的贫困学生,资助他继续学业。至此,阿里木江真正意识到,原来帮助别人,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2003年,一次去医院探病时,阿里木江遇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11岁男孩周勇。他得了尿毒症,需要昂贵的治疗费用,可是家里早已经负担不起了。 阿里木江二话没说,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塞到了孩子母亲手里。第二天,他又主动联系新闻媒体,发起社会募捐,最终筹到了一大笔治疗费用,同时还有一家医院答应免费为孩子提供治疗。 孩子出院后,阿里木江又带着周勇的母亲来到自己的摊位帮忙,让这个困难的家庭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周勇后来在一篇作文里写道,长大后也要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阿里木江读后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自己行善的决心。 2006年,阿里木江又拿出了5000元钱,到毕节学院设立了一个助学金,专门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完成学业。 他的善举感动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大家都争相效仿他的精神,爱心助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2007年,阿里木江了解到山区一所小学的孩子们大多没有书包,他马不停蹄地买来181个崭新的书包,翻山越岭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 阿里木江的事迹,感动了新疆,感动了贵州,也感动了全中国。 2010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网友们纷纷留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向阿里木江学习,传递正能量”。 信源:中国青年网——乌鲁木齐:道德模范宣讲雷锋精神

0 阅读:0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