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20年后,李讷拨通了毛主席曾经警卫员徐龙才的电话: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 徐龙才是个地道的山东济南人,20世纪30年代生在农村,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靠种地糊口。他年轻时瘦但结实,晒得黑黑的,走路带风。20岁那年,他穿上军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在普通连队扛枪训练,汗水把军服都泡透了。 后来,他因为踏实肯干被上级看中,调进了中央警卫团,也就是有名的“8341”部队,专门保护国家领导人。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他就成了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从那以后,他跟着毛主席跑遍了大江南北,北方的雪地,南方的水乡,哪儿都去过。16年时间,他每天早上都得先把毛主席的行程路线摸一遍,确保没一点纰漏。他不爱说话,但干活特别靠谱,总是默默站在毛主席身边。 徐龙才当警卫员那会儿,国家还不太平,工作压力大,但他从没抱怨过。毛主席有时候散步,他就在旁边跟着,眼睛四处看,耳朵竖着听。1966年,他在武汉的梅岭一号陪毛主席住了段时间,那是他印象最深的日子之一。毛主席身体不太好,但精神头还足,偶尔会跟他说几句话。他记得有一次毛主席散步时随口夸他办事牢靠,这话他记了一辈子。后来毛主席去世,他退了下来,回了济南,日子过得平淡,偶尔翻翻报纸,喝点茶,回想过去的时光。 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1940年8月3日生在延安窑洞里。她出生时条件简陋,护士拿块粗布把她包起来就递给了江青。毛主席给她取名“李讷”,希望她老实本分,别太张扬。1949年,她跟着家人搬到北京,住进中南海。小时候她挺活泼,院子里跑来跑去,长大后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她在《解放军报》当编辑,每天校对稿子,桌上放杯凉茶,日子简单得很。毛主席去世后,她没想着出风头,过得低调,但心里一直记着父亲的话,尤其是要感恩那些帮过毛家的人。 1996年,李讷已经50多岁了,毛主席去世20年,她开始琢磨着完成父亲的遗愿。她知道毛主席生前常念叨那些老同志,觉得自己亏欠他们不少。她收拾收拾东西,开始全国跑,找那些曾经跟毛家有交集的人。她不是为了宣传自己,就是想把这份情还上。她听说徐龙才在济南,费了不少心思打听,最后通过老干部中心联系上了他。那一刻,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1996年10月,李讷终于拨通了徐龙才的电话。那时候徐龙才在济南宾馆办公室上班,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电话打来时,他正看报纸,接起来一听是个女声问东问西,心里还有点犯嘀咕。后来对方说是李讷,他才反应过来,赶紧答应见面。那天他跑到济南老干部活动中心,见到了李讷。两人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聊毛主席,聊过去的事。李讷带了张1966年在武汉拍的照片,上面有毛主席和徐龙才。她说那天毛主席散步时还提到他,可见毛主席心里一直有他。徐龙才听了,眼眶有点红,但没多说啥。 这次重逢对李讷来说是个心结解开了。她找徐龙才,不光是完成毛主席的嘱托,也是想让这些老同志知道,他们当年那份付出没被忘记。徐龙才呢,也挺感慨,觉得自己一辈子没白干,有人还记着他。两人聊完后一块吃了顿饭,饭菜简单,但气氛暖心。那一刻,20年的距离好像没了。 这次见面后,李讷没停下脚步。她继续全国跑,找其他老同志,带点茶叶当礼物,记下他们的地址。她回北京后住在一套老公寓里,屋子朴素,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她偶尔翻翻笔记本,看看那些记录,心里挺满足。徐龙才还是留在济南,每天早上去菜市场买菜,回家跟老伴一块做饭。他家阳台上有几盆绿萝,客厅里放着那张裱好的合影,他没事就盯着看。过节时,他跟老战友聚会,总爱提李讷来找他的事,讲着讲着就乐了。 晚年徐龙才身体还行,每天早上在公园散步,穿着灰毛衣,跟小孩讲讲过去的事。他常说,能被李讷记住是他最大的福气。李讷后来也老了,21世纪初相继去世。徐龙才走时,家人把那张合影放进了他的遗物盒。这故事慢慢淡出视线,但那份情还在。
毛主席逝世20年后,李讷拨通了毛主席曾经警卫员徐龙才的电话: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
爱吃凉历史
2025-04-10 18:52:26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