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11-古村中的老房子(四)

幻灵四根柏 2025-04-12 15:16:07
[一R]桑峪村,相传有寺时就有村。而这个“寺”,即“三教寺”(现已无存)始建于东汉,故桑峪村成村不晚于汉代,是门头沟最古老的村庄之一。 因北山大沟、西范沟、灵水沟三水在村前交汇,村子取名“三峪村”。后随着农耕生产的发展,采桑养蚕的推广,明时村名谐音为“桑峪村”。清时,因设有天主教堂,按信仰不同曾分为前、后桑峪。 [星R]过街楼(图2、3):辽金时期村口始建过街楼,因规模窄小,通水不畅,多次被洪水冲毁。现楼为民国初年村民捐资重建,前后门额、横幅均为本村秀才张怀所书。 [星R]天主教堂(图4):元时天主教传入桑峪村,初于村中建教堂两间,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教堂。明、清两朝多有重建、扩建。抗战时期,卫立煌的指挥部曾设于此,后遭日军破坏。终毁于六十年代,九十年代重建。 [二R]双石头村,最迟在明代就有人家,因沟内有一对巨石,巨石上建有房屋,得名“双石头村”。村子西一公里就是爨底下村,是通往口外的交通要道,最繁华时有院落50余套,房子380多间。 [星R]老房子(5-7):巨石之上原建有菩萨庙,现为民居。 [三R]黄岭西村,也是爨柏景区的一部分。传斋堂贾氏门下有曹、王表兄弟俩,自愿到黄岭之西贾家祖坟守墓、垦荒、挖煤,后二人成家立业,繁衍后代,在明万历至清初成村。 黄岭西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期间百户小村有几十人参军,组成“黄岭西排”,建国前有18名烈士为国捐躯。 [星R]灵泉庵(图8):创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修。 [星R]老房子(图9-13):村内尚存多套清至民国时期的院落。 [四R]下岭村,距灵岳寺约1公里,公路一侧有一条未修完的岔路直通下岭村。该村可能是古香道上的一座古村,处于四面环山的低洼之处,不知是不是地势原因,村子已经整体搬迁。 [星R]老房子(图14-16):村子规模不大,但遗存院落基本都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居住条件不错。 [五R]药王庙(图17、18):在上燕路与双大路路口西北角,地图标注有“药王庙”。庙并不大,但旁边油松高大挺拔,是当地名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