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与宅院67-贝勒载涛旧居

幻灵四根柏 2025-04-17 18:25:16
山老胡同,传明时山青太监的宅院在这里,故称“山青太监胡同”。清时改称“山老胡同”,沿用至今。二十年代中期之后,爱新觉罗.载涛一家曾在胡同7号、9号住过。 载涛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光绪帝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他出生在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后过继给端郡王奕诒,住在恭王府西侧的涛贝勒府。 1925年,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清皇室失去经济来源。载涛遂将贝勒府先租后卖给了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后者在此府址创办了辅仁大学和辅仁附中(今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离开贝勒府后,载涛一家搬到山老胡同居住。载涛曾留学法国索米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科目,一生爱马,且善画马。所以他还买下山老胡同南边的西扬威胡同14号院,作为马厩。但到了日伪时期,禁止百姓养马骑马,载涛不得不卖掉心爱的马匹。 之后,山老胡同宅院的结局出现两个版本:一说载涛没住多久,就因生活拮据把它转卖给珠宝古玩商人宁兰亭,自己一家住进西扬威胡同14号曾经的马厩。宁的祖上是清朝高官,他的孙女一直在此院居住,她的孩子都是在这里长大的。一说载涛一直住在山老胡同,北平解放后将这座宅院卖给国家,全家搬到了西扬威胡同。 民国中后期,载涛的生活确实很落魄,还曾在德胜门早市摆过地摊。但他对于伪满洲国的召唤,严词拒绝,还动员北京的遗老遗少不去迎合溥仪,表现出清室贵族的民族气节。 建国后,载涛受邀参加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之后根据他的提议,国家组建了马政局,并聘请载涛为顾问。1970年,载涛因病去世,享年83岁,死后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晚清贝勒、末代皇叔,长眠于革命公墓,应该是独一份。 [星R]山老胡同7号(图2-12):原有四路建筑,主院四进。院内有戏台、游廊、假山等。戏台于五十年代拆除,假山在1972年移至地坛公园,后面的院落盖起砖楼,平房区逐渐成为大杂院。 [星R]山老胡同11号(图13、14):山老胡同9号没有找到,11号为一如意门,上有砖雕,不知是不是当初载涛宅院的一部分。 [星R]西扬威胡同14号(图15):原载涛马厩,后载涛一家迁入。现大门紧闭,据说是一家会所。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