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倜是袁世凯的孙女,从小锦衣玉食,买东西不带钱,出门身边跟着保镖,可她为何晚年

底层史观吖 2025-04-14 10:42:54

袁家倜是袁世凯的孙女,从小锦衣玉食,买东西不带钱,出门身边跟着保镖,可她为何晚年还要创业开餐厅呢? 袁家倜出生于1924年,她的父亲袁克端是袁世凯的第四子,系四姨太吴氏所生,母亲是天津盐商的千金。 袁家倜出生的时候,袁世凯已经去世,偌大家业分到每个儿子名下,每人能得12万银元,靠着这些财产,袁家倜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不过,袁克端继承遗产的同时,也把封建大家庭的规矩和家教完整地继承了下来,这样一来,袁家倜从小就受到了封建礼教的严格管束,再加上父母又都沉迷于鸦片,因此她虽生活富贵,却少了父母的陪伴。 好在4岁的时候,二姑妈因为没有子女,父母便把袁家倜过继给了她,于是她便跟着二姑妈到无锡生活。 二姑夫是无锡首富,再加上他早年留学国外,思想开放,对袁家倜的教育很宽容,并让她到新式学校接受教育。 这时的袁家倜过的是富家千金的生活,上学有司机接送,还有保镖守护左右,负责她的人身安全。 袁家倜对钱也没有概念,因为每次逛街,她只需对喜欢的东西看一眼,保姆就会付钱买下来,所以在姑妈家住的13年里,她一直过着幸福的大小姐生活。 1941年,17岁的袁家倜再一次面临分别,她的姑父要出国经商,姑妈也要一同前往,于是她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果然,原生家庭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新气象,一切仍然很死板,她被禁止上学,只是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她四书五经,并且还要学习各种封建礼仪,早晚给父母问安,饮食和走路,也不能随心所欲。 尽管很不满意,但袁家倜别无它法,甚至在她成年后,还不得不接受父母给她安排的婚姻。 早在袁世凯在世时,袁家的女儿主要的作用就是“联姻”,如今袁家虽然落魄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愿意与之结交的达官显贵仍然不在少数,所以袁克端最终替袁家倜选定了元丰五金行的丁老板。 尽管不是自由恋爱,但袁家倜仍为摆脱了死气沉沉的原生家庭而高兴,再加上丈夫家资雄厚,所以她的身份只不过是从大小姐变成了阔太太。 然而社会前进的洪流再次改变了袁家倜的命运。 1956年,随着国家开始公私合营,资本家们的实业也都改姓“公”,而资本家们曾经拥有的财富和特权也都化为乌有。 这时,袁家倜已经是3个儿子和1个女儿的母亲,没有了仆人,她得自己学着做家务,四轮的小汽车没有了,她得学会坐三轮车或者挤公共汽车。 最让她不能接受的就是,她在采买物品的时候,不得不接触现金,她记得第一次数钱的时候,她只觉得那些钱是被很多人摸过的,非常脏……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接下来的特殊时期,袁家倜一家受到冲击,被责令到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此时女儿已经去甘肃插队,她和丈夫便带着3个儿子便来到了天津郊区的农村,并在那里一干就是8年。 从阔太太变成了农村妇女,生活上的困难可想而知,在恶劣的环境里,袁家倜甚至动过轻生的念头,不过那时她总会想起父亲袁克端。 袁世凯复辟称帝,袁克端曾自诩“雍正”,为此还专门刻了一枚“四皇子”的印章,只可惜袁世凯的皇帝只当了83天就仓皇结束,而袁克端却无法接受从“四皇子”沦为普通老百姓的现实,因此神经失常,经常自言自语,又不懂得经济,只会一味挥霍,终究是坐吃山空,在贫困中病逝。 袁家倜觉得自己好像在重蹈父亲的命运,但她不愿意像父亲那样沉沦,于是她努力学干农活,以顽强的生命力来对抗命运给予她的苦难。 1973年,堂哥袁家骝作为科研人才,受周总理邀请归国,而他的归来,也让袁家后人的境遇得到了照顾,袁家倜这才解除劳动改造,重新回到了她原来居住的小楼。 经历了重重苦难后的袁家倜在见到袁家骝后,感叹地表示,从阔太到农村妇女,是对她最大的改造和历练,让她在强烈的求生欲下,学会了自力更生,要不然她一定会像她的父辈们那样,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然后靠遗产过活,在鸦片烟中堕落,最后穷困而死。 改革开放后,袁家倜通过进军房地产,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她又购买了一些原始股票,到1987年,她已经赚了70多万元钱。 这时的袁家倜已经69岁了,但她不想退休,她回到天津开了一家西餐厅,并且一干就是20年,硬是把西餐厅做成了天津很有名气的老字号餐厅。 由于有在农村生活过的经历,袁家倜对于农村儿童读书困难的问题也很关注,她曾多次捐助贫困儿童,让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除此外,袁家倜还接济过不少残疾人,她认为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毕竟人一辈子总得为社会做点什么,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