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汽车兵原本要把2吨高粱米运到前线,但等他把车开到前线阵地后,大家却只看到车厢里装着25个美军俘虏,这是怎么回事呢? 汽车兵叫宋惠国,隶属于志愿军第38军后勤部汽车18团5连,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 1951年冬夜,宋惠国接到命令,要把2吨高粱送到前线。 要知道当时敌人为了阻断后方给志愿军的补给,不仅实施封锁,还经常把我军运送物资的汽车作为轰炸目标,由此可见汽车兵的危险丝毫不亚于在前线战斗的战士们。 不过,宋惠国也知道,正因为敌人的封锁,前线战士们只能靠一点炒面充饥,所以他深知这些高粱米的重要性。 那天晚上下着鹅毛大雪,夜色很浓,虽然有车灯照明,但路况仍然看不真切。 宋惠国长期开夜车,经验很丰富,倒也不慌张,只是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新兵交代,多留意四周的情况,一旦有情况赶紧提醒他。 没想到,车子才驶出不久,居然遇到敌人的飞机巡逻,好在他将汽车的车灯关闭,拐进了一条山路才甩开了敌人的袭击。 在重新驶回到大路上后,不久他就看到了路标,于是他一脚油门,向路标指引的方向疾驰而去,然而等他把车快开到营房前时,才发现不对劲。 只见营房前灯火通明,这一看就是美军的阵地,因为在朝鲜战场上,我军没有制空权,所以我军为了不暴露目标,别说点灯照明了,就是生火做饭也异常小心,唯恐招来敌军的轰炸。 宋惠国和新兵都傻了眼,他们这才明白大概是有人动了路标,为了不当俘虏,更为了不把高粱送给敌人,心有不甘的宋惠国悄悄熄灭车灯,开始倒车,想要赶在敌人发现前调头离开。 结果天黑路滑,在倒车的过程中,后轮一下子滑到了坑里,且无论如何踩油门,车子都只是原地打滑。 就在宋惠国急得满头是汗的时候,一束刺眼的光亮照了过来,紧接着一辆美军汽车就停在了宋惠国的车前。 一名美军从驾驶室出来,走到宋惠国面前,询问他是不是需要帮忙? 手中已经拿起武器的宋惠国突然意识到,也许对方把他认成了自己人。 因为宋惠国开的汽车是从美军手上缴获的战利品,而他和新兵戴的也都是美军头盔,所以对方一定是把他俩看成了韩军了。 想到这里,宋惠国大大方方地对美军摆摆手,表示他不需要帮忙。 对方看明白后,便捂着肚子走向旁边的小树林,并很快就消失在了林间。 这时,宋惠国看到美军开的汽车的副驾驶座上的美军正在睡觉,他突然计上心来,干脆夺了美军的车,说不准还有更大的收获。 于是,宋惠国带着新战士摸到了美军的汽车上,不等那个美军醒来,两人就把他制服了。 随后,宋惠国一脚油门,开着汽车就向我军阵地狂奔。 突然看到一辆美军汽车驶向我军阵地,立刻引起了哨兵的注意,随后队伍集结,做出了战斗的准备。 结果汽车停稳后,只见宋惠国从驾驶室里跳下来,并举起双手,连声喊着,别开枪,自己人。 借着车灯的灯光一看,大家也认出了宋惠国。 由于宋惠国也不知道车厢里装的是什么,因此战士们仍然保持警惕,举枪走到车后,并打开了车厢,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车厢里竟横七竖八躺着25个美军,睡得正香。 于是,一名战士把枪口对准车厢,大声喊道:“缴枪不杀!” 惊醒的美军望着黑洞洞的枪口,大家一脸懵,但很快就有人意识到了问题,于是纷纷缴械投降。 就这样,宋惠国俘虏25个美军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前线阵地,而他也因此获得了二等功。 不过,宋惠国并不高兴,他觉得这25个美军俘虏留下来,只能浪费粮食,还不如那2吨高粱的价值大。 但首长们却很高兴,在接见宋惠国的时候,连连称赞他有勇气有胆量还有智慧。 朝鲜战争结束后,宋惠国回到了国内,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用2吨高梁米换25个美军俘虏的事迹,居然被人编成了快板四处表演,以至于他也因此名声大振。
10天前,我购买了比亚迪宋plus智驾版。听大家说,哨兵模式已开通。带着好奇的心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