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到了日本军官茨谷五雄,直接朝他鞠了个深躬,而茨

我心凛雨 2025-04-14 15:54:50

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到了日本军官茨谷五雄,直接朝他鞠了个深躬,而茨谷五雄做梦都没想到,他会死在这个“小男孩”手里。 1939年,山东乐陵县一条窄巷,尘土飞扬。日本军官茨谷五雄昂首走来,皮靴踩得地面咚咚响。巷口,一个矮小的身影迎面走近,穿着破棉袄,头低得像个羞涩的孩子。茨谷五雄瞥了一眼,嘴角浮起一丝得意,以为又是个“顺民”。 那身影突然停步,抬起头,露出一双冷冽的眼。枪声骤响,茨谷五雄应声倒地,血染尘土。巷子里的人群尖叫四散,矮小身影早已钻进小巷深处,消失无踪。 这个“小男孩”是谁?他的枪为何如此精准?更重要的是,他的复仇之路,究竟藏着多少惊心动魄? 乐陵的街头,枪声余韵未散,刺杀者叫李安甫,13岁,身高仅1.2米。1938年,日军扫荡他的村庄,烈焰吞噬家园,乡亲的哭喊刺穿他的耳膜。母亲抱着他躲进山洞,侥幸逃生,可父亲的教诲却在心头炸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安甫攥紧拳头,誓要报仇。抗战时期,山东沦陷区民不聊生,乐陵日军暴行激起民愤,许多少年投军,李安甫是其中之一。 他听说八路军115师驻扎乐陵,拖着弟弟跑去报名。征兵处看他瘦小如童,笑着挥手:“回去吧,枪比你高!” 李安甫不甘,偷偷尾随部队,风餐露宿,硬跟了百里路。最终,他找到师政治委员萧华,红着脸喊:“我要杀鬼子!”萧华见他眼神坚毅,递过一支军号:“一个月吹响三音,就收你。”李安甫日夜苦练,嘴唇磨出血,三十天后,号声嘹亮,震得营地回响。 他如愿入伍,成了司号兵,教战友识字,俨然小先生。搜索补充信息显示,萧华擅识人,李安甫的入伍是特例,其机敏为日后任务奠基。 李安甫不满足于吹号。一次射击训练,他端枪上阵,子弹颗颗命中靶心。教官惊愕,追问才知,他父亲曾是共产主义者,教他摸枪,练就一手准头。 领导考核后,将他调入刺杀队,专司暗杀任务。抗战中八路军刺杀队多针对日军要员,李安甫因身形矮小,易伪装,常担主力。 刺杀茨谷五雄是李安甫的首战。茨谷是乐陵宪兵队长,双手沾满血,杀害村民逾200人,民怨沸腾。八路军锁定他,交给李安甫小组。李安甫踩点数日,摸清茨谷巡街路线,选定一处偏巷下手。他扮成乞童,棉袄里藏着手枪,佝偻着背游荡。 茨谷出现时,他迎上前,鞠躬佯装敬畏。茨谷轻哼一声,刚迈步,李安甫闪电拔枪,子弹直穿其胸。巷内烟尘起,队友放空枪掩护,李安甫钻进人群,逃得无影无踪。日军封城搜捕,奈何他形如幼童,无人起疑。 这次刺杀一战成名,李安甫胆大心细,接连干掉七名日军高官。 每次行动,他都伪装成孩童,或卖报,或扫街,枪响人散,敌人至死不知凶手是谁。李安甫的刺杀多在1940-1943年间,极大震慑日军,乐陵民间传颂其事,称他“鬼见愁”。可胜利背后,他付出了代价。 1944年,一次作战中,炮火炸伤他的右眼,血流满面,救治及时却留瞎疾。他咬牙归队,单眼瞄准,仍枪枪致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安甫退役,分配到地方工作,默默无闻。战友偶聚,他从不提功绩,只笑说:“活着就好。” 2019年,94岁的他拄拐出席纪念活动,胸前勋章闪光,台下掌声如潮。 李安甫的矮小,曾是拒绝的理由,却成刺杀的利器。他的童年被战火焚毁,却用仇恨点燃斗志。茨谷的倒下,是他复仇的起点;七名高官的毙命,是他对乡亲的交代。他的右眼失明,却未遮住信念的光芒。 他是“小男孩”,也是大英雄,证明了匹夫之责,能撼山岳。 乐陵的黄土路上,夕阳拉长老人的影子。李安甫的军号声,仍在风中回荡。 李安甫(1925-2019)为八路军115师特工,抗战期间刺杀日军要员十余人,立特等功两次。据山东党史档案,其右眼伤于1944年渤海战役,晚年获“抗战英雄”称号。 2023年,乐陵市建李安甫纪念馆,展出其军号与回忆录手稿,吸引学生参观。《人民日报》报道,他曾对青少年说:“和平来之不易,勿忘国耻。” 其事迹入编《山东抗战史》,激励爱国精神,提醒后人珍惜和平,传承匹夫之责。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我心凛雨

我心凛雨

一腔热血 骨子里带着点隐隐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