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新婚3天的战士,奔赴老山战场壮烈牺牲。谁知,他的妻子竟改嫁给他的亲哥

平南 2025-04-15 19:12:01

1984年,新婚3天的战士,奔赴老山战场壮烈牺牲。谁知,他的妻子竟改嫁给他的亲哥哥。可是,30年后,这个女人在祭拜丈夫时,竟然嚎啕大哭。

1984年的春天,河南叶县一户普通农家里飘着喜气,21岁的谢玉花穿着大红袄子,坐在贴着双喜字的土炕上,手指绞着新裁的蓝布衣角。

就在三天前,她刚和当兵的王长献办了婚事,小伙子浓眉大眼,穿着绿军装站在村口老槐树下接亲的模样,让村里大姑娘小媳妇都看直了眼。

王家的土坯房在村东头,墙根还留着开春的冰碴子,家里5口人挤在3间屋里,瘸腿的大哥睡灶间,两个半大弟妹跟着爹娘住里屋。

谢玉花过门那天,婆婆把正屋腾出来当新房,自己抱着铺盖去了牲口棚,新媳妇摸着炕席底下垫的稻草,听着外头驴子打响鼻,心里却比喝了蜜还甜。

蜜月刚过3天,村支书举着电报闯进院门,王长献捏着那张薄纸片,指节发白,前线吃紧,要他连夜归队。

新媳妇抖着手往包袱里塞干粮,两个玉米面饼子包了3层粗布,送到村口时,王长献把胸脯拍得咚咚响:"等打完仗,给你捎上海产的雪花膏。"

谢玉花站在土坡上,看着绿皮卡车卷起的黄尘吞没了丈夫的背影,她不知道,这是此生最后一眼看见活生生的丈夫。

秋收时节,乡邮递员的自行车铃铛惊飞了麦场上的麻雀,烈士证明书送到时,谢玉花正在井台打水,麻绳"啪"地断成两截,木桶砸进井底的声音闷得像声惊雷。

部队送来的遗物里,有件染血的军装,左边口袋鼓囊囊的,谢玉花抖着手掏出来,是包用油纸裹着的上海雪花膏。

葬礼那天,瘸腿大哥拄着拐给弟弟捧遗像,两个半大孩子哭得抽泣,谢玉花跪在灵前,把雪花膏一点点抹在皴裂的手背上,冰凉的膏体混着泪水,在日头底下泛着惨白的光。

娘家人来接她回门那日,看见闺女正在猪圈里起粪,当爹的烟袋锅磕在门槛上火星四溅:"跟爹回家,爹再给你寻个好人家。"谢玉花攥着铁锹把不松手,指甲缝里嵌着黑泥:"我得给长献守着这个家。"

寒冬腊月,村里闲话比西北风还刺骨,有人说新媳妇天天往瘸子屋里送饭,有人说看见谢玉花半夜在井台边转悠,开春时,谢玉花把两个红本本拍在村支书桌上,她要改嫁王家大哥,民政所的人来劝了三趟,最后叹着气给盖了章。

日子像架吱呀作响的老水车,转着转着就过了10年,瘸腿丈夫能下地看庄稼了,小叔子考上了县里的师范,小姑子出嫁时戴着嫂子陪嫁的银镯子。

谢玉花脸上的皱纹比同龄人深得多,30出头的人看着像40岁,最难的关口是小叔子得了肺炎,谢玉花卷起袖子就去了县医院的血站,换来的钱正好够买三副中药。

2014年清明,县里派了辆面包车送烈属去云南,谢玉花攥着个蓝布包袱,里头装着存了30年的雪花膏,麻栗坡的烈士碑林望不到头,她蹲在地上挨个找名字,手指头摸过97块石碑,终于在东南角摸到了熟悉的三个字。

白发老婆子跪在水泥台前,额头抵着冰凉的碑石,30年的不易顺着皱纹淌进石缝里:"你瞅瞅,咱家的驴去年下了双驹,瘸子能拄着拐喂牲口了,大侄子在城里当老师,小侄女婆家待她好......"风卷着纸灰打旋儿,远处传来悠长的军号声。

同来的记者要给她拍照,谢玉花慌忙用袖子抹脸:"别拍别拍,长献最烦我哭鼻子。"说着自己倒先笑出声,缺了颗门牙的豁口里,漏进一缕春日的阳光。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新婚丈夫战场殉国,妻子却改嫁大伯哥,30年后离家为爱人守墓)

0 阅读:140

评论列表

用户30xxx15

用户30xxx15

1
2025-04-16 10:04

人民英雄永睡不朽

硕也

硕也

1
2025-04-16 10:16

英雄不朽,英魂长存!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