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领土领海主权都是不容侵犯。 然而我国的领海面积大,总有周边国家屡次挑衅越界,面对我国海警数次强硬拦截警告,这些国家却依旧跃跃欲试让人十分头疼。 不过就在4月12日,这一次土希特双方在爱琴海发生的冲突,却意外的给我国南海岛礁的收复提了一个醒。 希腊海岸警卫队船只在其东部靠近土耳其莱斯沃斯岛附近海域,试图检查土耳其船只,遭到对方射击,一时间百年的领海恩怨爆发,爆发了暂时性的交火。 那么土耳其打响第一枪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要说起土耳其和希腊那点绕不开的世仇,还得回到上世纪初。 1913年,土耳其前身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战争里惨败,爱琴海上的大部分岛屿都被希腊占了去。 随后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家大佬主导“分蛋糕”,签了个《色佛尔条约》,明明白白写着大半个爱琴海归希腊,只留点残羹冷炙给土耳其。
这还不算,1936年希腊又仗着西方国家撑腰,把爱琴海11段线往土耳其家门口狠狠一划,70%海域和90%岛屿全被划归了希腊。 这架势土耳其当时就受不了了,可偏偏白纸黑字的条约摆在那,土耳其嘴上不服,手上却没招。 当年还有个“君子协定”安慰土耳其,说不在岛屿驻军,但后来又成了废纸一张。 更扎心的是1970年代,爱琴海传出有石油的消息,土耳其气到跳脚,两国差点真刀真枪干一场,最后在西方按头下搁置争议,这拖字诀就是几十年。
如今希腊靠这片海收租,旅游、运输、资源大赚特赚,土耳其只有望洋兴叹。
看完爱琴海的矛盾,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了我国南海,然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海域,和希腊的爱琴海可有所不同。 1947年,我国公布了“十一段线”地图,囊括了南海诸岛,那个年代,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甚至法国还都默契地没意见。
可到了1950年代,中国为援助越南打法国,主动让出了北部湾的两段线(变成九段线)。 没想到过去的小兄弟越南后来却变脸最狠,反过来在南沙、黄沙岛礁上造岛、驻军,争得最凶。 更棘手的是,1970年代,南海传出石油新发现,菲律宾也抢着参上一脚,开始声称黄岩岛、仁爱礁是自己的,把破船坐滩,建造设施,一副吃定中国的样子。 再加上美菲防务协议,有美国背书,菲律宾等国家“胆子”越来越肥,我们的海域里突然多了好几个“白眼狼”喧宾夺主,要瓜分本来属于我们的海域。
有人说中国面对南海挑衅,为什么不早早硬碰硬? 其实这就像下棋高手,看的不是一两步,而是全局,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不开第一枪”。 这是因为一旦开火,无论出于哪一方,一场风暴将不可避免,如果是中国主动发起,即使是正当防卫,国际话语权可能被歪曲。
可如果对方挑衅升级,“第一枪”由他们打出来,那中国反击收复岛礁,不但有足够的法律和道义依据,国际上也更能站得住脚。 试想下如果菲律宾在仁爱礁骚操作过火,擦枪走火,开了第一枪,那么中国势必反击,顺理成章收复所有被非法占据的岛礁。 欧美国家此时想指责都没有切实理由,中国坐正主位,掌控了舆论制高点,跟爱琴海的对比就更明显了,土耳其哪怕再委屈,西方裁判永远帮希腊,中国则早已用实力撑起了底线。
所以别指望国际上那些协议能靠得住,毕竟希腊当年承诺岛上不驻军最后不还是驻军了。 南海早年让越南捕鱼,变成“恩将仇报”的模板,菲律宾1920、1930年代一张张条约白纸黑字,明明规定其国界不包括南海的岛礁,如今却当作无物。 说到底地缘政治还是实力为王,你让步一步,对方就进一步,解决问题,靠的是敢于亮剑的能力、充足的战略资源和等待最佳时机的耐心。
现在南海局势表面虽紧张,但都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中国海警船比菲律宾大,比菲律宾多,硬实力全方位吊打。 南海上的人工岛、机场、雷达,撑起了实控枢纽,进可攻,退可守,但中国一直没打“第一枪”,不是怕,而是希望所有正义与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菲律宾、越南或其他势力在南海“真敢动手”,那“第一枪”响,中国将理直气壮行动,既是恢复制海疆,也是对无数历史先烈的告慰。
届时不但可以依法依规收复岛礁,还能正名于世界,为今后油气开发、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比爱琴海土耳其的被动格局,中国在南海早已拥有独特的战略主动权,道义、法理、实力三位一体,“通吃”南海只是时间问题。
嗯嗯嗯
君士坦丁堡被谁占了。可是东罗马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