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信部对于智能驾驶的超强监管,反而会导致车企智驾水平拉的更开?
大家对于智能驾驶的监管都是没有异议的,确实行业也到了这个时候,不能无序发展,更加要遏制无序宣传
从结果来看,这次追加的监管措施对于新势力头部车企当然是非常不利的,无论是营销节奏还是软件开发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有些朋友认为: 这对于智能驾驶技术落后的汽车品牌是利好,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可以追上来
我的观点则恰好相反——这反而会加大技术差距
说来说去,最后还是人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第一梯队的智驾,都是新势力品牌自研的结果,从研发到量产,内部协作的效率极高
而那些落后的品牌基本上都已经放弃了自研,而是采用供应商的方案
我们可以再往前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这些落后的汽车品牌,尤其是合资品牌,想要采用供应商的智能驾驶方案快速赶上,已经是内部激烈斗争的结果,是内部好不容易仅存的“开明派、改革派”拼死一搏的结果
如果他们有自己的智驾软件研发、测试体系,他们就不会依赖于供应商了
这也就导致:史无前例的超强监管落地之后,他们需要重新跟供应商协作,来面对这些问题
而同时,之前被他们压过去的保守派,必然会利用这件事情在内部大肆攻击,甚至会把键盘侠们在网上说的话直接拿过来用——“天天搞什么智能驾驶,万一出了事儿你们担得起吗?”
所以改革派腹背受敌:
一方面需要重新筹集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智能驾驶软件测试,进度比预想中要拖延好几个月,没有办法交出亮眼的成绩,无法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
另外一方面,保守派又可以肆无忌惮的拖他们后腿,而且必然会在内部获得更多的响应,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的政治内耗进一步加剧
所以我个人也是非常欢迎监管落地,一方面来讲确实更好的保障了用户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也加速了优胜劣汰,使得中国汽车工业更加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