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华国锋来南京许世友称病不见,数月后又帮华说话:他是厚道人 开国上将许世友将

子辰话史吖 2025-04-17 14:53:26

80年华国锋来南京许世友称病不见,数月后又帮华说话:他是厚道人 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是当代一位极具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将军,他曾习武于少林寺,性格刚烈勇猛,嗜酒如命。 他戎马一生,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指挥过一系列著名战役,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立下赫赫战功。 对越反击战之中,七十多岁的许世友作战指挥,不到一个月时间结束战斗。 但此战之后,许世友发现身体情况已经大大不如从前,就有了隐退的想法。他向中央提出了申请,希望中央能批准他到南京生活,请南京军区的同志帮助他撰写回忆录。 1980年6月,华国锋出访日本回来,从上海顺道前往南京视察。

此时国内群众对华国锋非常崇拜,有些地方中小学课堂上挂着华国锋的画像,孩子们见到都要马上敬礼。 这是华国锋“接班”之后第一次来南京,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隆重接待,安排他居住在中山陵5号。 中山陵5号是国宾馆,曾经接待过大批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山陵5号其实和许世友将军的住宅——中山陵8号,仅仅一路之隔。 李秘书向许世友报告:华主席一行下午就抵达中山陵5号。 许世友没有任何表示。 到了时间,李秘书又一次走上楼,看看许世友的动静,而许世友依旧坐在沙发上,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 按照原来的接待方案,许世友应该去迎候华国锋,李秘书见许世友没有什么动静,小心翼翼询问:“华主席来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许世友立马拒绝:“不去,告诉他们,我的腿不好,行动不方便。” 许世友比华国锋大15岁,入党的时间也比华国锋早很多,他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在军中打拼了半辈子,认为所谓的级别在资历面前算不上什么。 所以华国锋虽然级别比较高,但是资历轻,所以许世友才会这么说。

而且许世友也有另一层考虑,作为军队上的老人,他觉得自己不要和华国锋走得太近会比较好一点。 许世友就算是不去,其实也不会有谁说什么。更何况,许世友的出面也许要比华国锋本人出现更加“抢眼”。 华国锋结束了在南京的视察,正准备前往机场之时,听说许世友现在就在南京,当下就表示:“我现在要去看看许司令。” 许世友接到了电话,就在秘书的陪同之下站在门前等着。 他对华国锋亲自来看他很意外,虽然嘴上不服软,但当天还是穿戴一新,显得很重视。 不多久,面包车、小轿车,一下子就来了十多辆。 许世友接到华国锋之后,请华国锋进入楼下小客厅,两人坐下聊天。 陪同许世友一同前来的南京军区和江苏省领导同志,将不大的客厅占得满满当当。 两人聊天很随意,华国锋询问许世友的身体情况。 许世友挠挠头,大大咧咧回答说:“我还不错,老样子,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你能来看我,我很意外,也很感动。” 许世友还和华国锋提到,现在他正在组织几个人写回忆录。

见面很短暂,许世友和华国锋一起走到小楼门前,召集中山陵8号的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其实,整个见面前过程都很平淡,华国锋和许世友都很客气。 不过,半个月后,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从杭州来到南京之时,许世友完全变了一个人。 叶剑英同样住在中山陵8号,人还没有来,许世友就一次次将李秘书喊上楼,反复叮嘱李秘书去确定叶剑英的专机抵达南京的准确时间。 几乎每隔半个小时,许世友就要问一次。 最后时间确定了,提前半小时,许世友坐不住了:“我先到5号去看看。” 许世友提前去了中山陵5号,在那里等候叶剑英。 叶剑英来了之后,许世友十分高兴,还兴致颇高陪他吃了晚饭。 许世友闲居在南京,其实心中还装着国家大事,他问了叶剑英几件事,叶剑英都只是笑而不答,只说了一句:“明天到你家里谈。” 叶剑英如约来到中山陵8号探望许世友。 许世友把身边工作人员和陪同人员都“轰”了出去,客厅里面只剩下了两个人。 没有人知道两人在里面谈论着什么,有一名摄影记者就站在小客厅的门口,眼疾手快拍了一张照片,留存下来。 在照片里面,叶剑英和许世友各自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之中,两人膝盖抵着膝盖,面对面靠得很近,叶剑英正在说着什么,许世友表情严肃,全神贯注。 许世友对两个人态度完全不同,其实并不在人们的预料之外。 和许世友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平时不善言语,不善应酬,不擅交际。许世友真正敬佩、忠诚到极致的人是毛主席,对于其他人许世友有时候也会不以为然。

1985年2月4日,邓小平来到江苏检查工作,也住在南京中山陵5号国宾馆。 邓小平来视察的消息,李秘书告诉了许世友。 李秘书询问许世友的意见,许世友什么都没说,只是“嗯”了一声,李秘书也拿不准他是去还是不去。 时任江苏省省委书记的韩培信亲自前来告诉许世友:邓小平派人电话联系,说许司令腿脚不便,可以不参加,小平同志准备上门看望。 原来邓小平原计划是要接见南京军区兵团级以上和江苏省副省级以上的新老领导干部,他考虑到许世友身体不适,特别派人来嘱咐了一句。 许世友对韩书记说:“小平同志路过南京要看我,我要去车站去接。有句古话,‘住客看过客’,哪有过客看住客的道理呢?” 韩书记没想到许世友执意要去车站接,回到省委办公厅之后,给中央办公厅打了电话,转告了邓小平。邓小平知道后电告韩培信:“请即告许世友同志,他年龄虽然比我小,但身体没有我好,加上天 气还冷,不要到车站去接,就在我到南京的住处等多好呀”

许世友得知后,决定当天还是在邓小平的住处等。 当天一早,许世友就把胡子刮好了,穿上军装,还命人喊上《人民前线》报社摄影记者一起去。 这一天许世友戴着棕黄色的全毛将军帽,穿着棉军装,、新罩衣,从中山陵8号走到5号邓小平的住处,站在门外面等着。 他背着手悠然地走过来,还在原地踱来踱去。 别人恭恭敬敬向许世友打招呼,他也是点点头,不搭腔,这非常符合许司令一贯的风格。 突然,现场掌声响起,邓小平走进了大厅。 许世友马上迎了上去,向着邓小平认认真真敬了一个军礼。 邓小平连忙上前握住了许世友的手,嘘寒问暖,说了好多话。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和全体人员合影。 后来邓小平还专门喊回了摄影记者,拉着许世友的手,和他单独拍了一张照片。 临别的时候,许世友将邓小平送到了门外,对着邓小平恭恭敬敬又敬了一个军礼。 许世友是真心敬佩邓小平的。 许世友的职务高,地位高,平时不敬礼只还礼,还礼的时候五指弯在一起,往额上随便靠了靠,就算是还礼了。 所以,今天许世友两次敬礼,让其他人大饱眼福:“许司令敬礼,原来是这么标准的。” 邓小平这次来还专门给许世友带来了八十年的茅台陈酒,只为祝贺许世友的八十大寿。 这让许世友十分惊喜,一同吃完饭后,两人再次合影。 许世友确实无法做到长袖善舞,他真诚、直率。但如果说他刻意针对华国锋,那是不可能的。 1980年11月到12月之间召开的九次政治局党内民主生活会,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等,曾经公开批评华国锋,很多人都反对华国锋提出的“两个凡是”。 曾经看不起华国锋的许世友,竟然站起来为华国锋说了一句话:“华主席人很厚道,也是个老实人,不会说什么好听话,做事敞亮,就是耳朵软一点。” 许世友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听一下华国锋为自己辩护。 会议之后,有人提醒许世友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许世友后来开会的时候就很少发言了。 而许世友说的这些话也让华国锋十分感动,其实华国锋当时已经做好了辞职的准备,他对许世友说:“大家的意见我都会虚心接受,我的错误我也会一一承认和改正,谢谢许司令的好意。”

0 阅读:0
子辰话史吖

子辰话史吖

子辰出品,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