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鬼子的脚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开始了一场场的侵略和掠夺,东北三省沦陷了,可是那些大人物还是不紧不慢,还整天嚷嚷着什么“攘外必先安内”,我们老百姓就纳闷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国土都丢了大半了,还在那儿斗来斗去的,也不见着点抗日的决心。 就在大伙儿一筹莫展的时候,上海滩突然炸了锅,日本人不声不响地打过来了,说是什么“一·二八事变”,那叫一个猝不及防啊,可是咱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说那个十九路军吧,人家本来驻扎在江西,一听说鬼子欺负到家门口了,二话不说就杀过来了,带头的就是蔡廷锴将军,那可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蔡司令一来就发了个通电,那通电里的话说得掷地有声,大意就是我们上海就这么点儿地,守土有责,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和鬼子死磕到底,有了蔡司令这番话,士兵们个个都跃跃欲试,恨不得立马冲上战场,把小鬼子揍得满地找牙。 可是大伙儿一对比,心里那个酸啊,十九路军一共也就那么三万人,日本人呢?那可是十几万的精锐部队啊,真是丢了个卵还想吃井,但是蔡司令他就是有这个魄力,带着弟兄们浴血奋战,和鬼子死磕。 日本人原本吹牛,说什么四个小时就能拿下上海,结果可好,硬是让蔡司令给治了,一个多月过去了,小鬼子们一个个像丧家之犬,抱头鼠窜,再也没了当初的威风,这一仗打完,蔡廷锴的大名就如雷贯耳,成了人人传颂的抗日英雄。 蔡司令打小就跟着孙中山闹革命,是革命战争的老将了,这不,鬼子一来,他二话没说就去抗日,可是你猜怎么着?蒋介石那个糊涂蛋,非但不给蔡司令面子,反而还处处为难他,气得蔡司令在福建搞了个大动作,就是想另立中央,招兵买马,一心抗日。 就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抗日英雄,还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广府人,嗨,蔡司令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老家在广东罗定,祖祖辈辈的客家根啊,他要是听见这些话,怕是能气活过来。 蔡司令的老家,现在还保留着他的故居,蔡家那个大宅子,青砖灰瓦,三进院落,典型的客家建筑,院子里爬满了青藤,藤蔓间露出了斑驳的门楣,推开那扇木门,仿佛穿越回了从前,蔡司令的身影依稀可见,叫人肃然起敬。 就是这么一位客家英雄,带领着十九路军这支钢铁之师,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在他们的身上,有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更有客家人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这一切,都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说起那淞沪会战,真是何止蔡廷锴一人,还有多少客家籍的将士,为了保卫上海,流血牺牲,就说张发奎、薛岳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哪个不是客家儿郎?他们带兵打仗,那是一个勇啊,仿佛从古田会议的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铁汉子。 还有那个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将军也是不遑多让,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四百多号人对上几千日军,简直是以一当十,最后守不住了,弟兄们宁死不屈,炸毁仓库,血洒黄浦江,这样的悲壮场面,叫人肝肠寸断。 就连那些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也是同样感人,就说河源和平县那帮客家后生,凑了个连队,叫黄汉廷团,三百来号人啊,最后战死的就有四十八位,数字是冰冷的,但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飞灰湮灭了,可想而知当时的惨烈。 这些客家将士,为了保卫上海,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所向披靡,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至今还让人热泪盈眶,他们是客家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但是岁月无情,许多人渐渐淡忘了那段峥嵘岁月,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借着蔡廷锴用“广府话”演讲的事儿,就说他是广府人,真是岂有此理,偏偏还有人信以为真,甚至到处宣扬,殊不知,这是对先烈的大不敬。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5点赞】
江渐月
[抠鼻]广府人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