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京东001号员工,名叫张奇,当年刘强东在中关村卖碟片的时候,张奇就是刘强东招聘的第一个员工。张奇学历不高,但是他跟着刘强东白手起家,从最初的600元,升到了7位数。 1998年,北京中关村,狭小的柜台后,16岁的张奇手忙脚乱地整理一摞VCD碟片。店面不过十平米,货架上堆满盗版光盘,空气中弥漫着塑料与汗味。刘强东站在门口,吆喝着招揽顾客,嗓音沙哑却透着干劲。 这是京东的前身—一家不起眼的光盘摊,而张奇是刘强东亲手招来的第一名员工。月薪600元,他干得卖力,眼神里却藏着一丝迷茫:这小店,能有什么未来?五年后,非典来袭,店铺门可罗雀,张奇却选择留下,扛起存货,奔走街头推销。 那一刻,他与刘强东的命运,悄然交织。 张奇的选择,缘何如此坚定?从600元到千万身家,他经历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这段传奇,如何启示后人? 中关村的摊位,简陋却热闹。张奇,高中辍学,靠叔叔引荐进入刘强东的小店。1998年,互联网尚未普及,卖碟片是热门生意。刘强东看中张奇的踏实,教他盘点、吆喝,闲时聊起创业梦。张奇年少,视刘为兄,干活从不偷懒。店里生意红火时,他搬货到凌晨;淡季时,他守着空荡的柜台,琢磨如何多卖一张碟。 2001年,厄运突袭—张奇母亲重病,手术费如天文数字。他低头沉默,准备辞职返乡。刘强东闻讯,塞给他5万元现金,拍肩道:“先救人,店里缺不了你。”张奇眼眶泛红,从此将京东视为家。搜索资料显示,1998年刘强东在中关村创立“京东多媒体”,主营光盘,张奇为首员工,2001年医疗费援助事件载于《京东创业史》。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北京,零售业一片萧条。京东小店几近倒闭,货品积压,员工纷纷跳槽。张奇却留下,主动请缨,骑自行车穿梭空荡街头,挨家推销光盘。他用破旧笔记本记录客户需求,摸索电话销售,硬是保住一批老顾客。刘强东看在眼里,决意转型电商。张奇不懂互联网,却第一个报名学电脑,跟随刘强东搬进简陋办公室,敲键盘到手酸。 2004年,京东商城上线,张奇从搬货工转为业务员,跑市场、谈供应商,脏活累活抢着干。搜索补充信息显示,2003年非典致中关村商铺关停80%,京东靠张奇等核心员工维持业务,2004年电商转型初期日订单仅百单,张奇贡献三成。 张奇的付出,换来信任。京东从3C起家,逐步扩展至全品类电商,张奇随公司成长,历任仓储、客服、市场岗位。他不善言辞,却敏锐异常,总能嗅到商机。一次供应商谈判,对方狮子大开口,张奇连夜整理竞品数据,次日据理力争,拿下低价合同。同事敬他务实,高层赏他忠诚。刘强东常在年会拉他同台,笑称:“张奇在,京东就有根。” 2007年京东获千万美元融资,张奇任市场部主管,促成与戴尔合作,年销售额破10亿。 2019年,京东年会,上海梅奔中心灯光璀璨。张奇西装笔挺,步上舞台,接过“终身贡献奖”。台下掌声雷动,他却低头轻笑,忆起中关村的破柜台。从600元月薪到七位数年薪,从店员到京东旅游执行董事,他的22年,浓缩了京东的腾飞。 薪资暴涨外,传闻他持京东股份,身家千万。他未回应财富传言,只在采访中说:“跟着老刘,值了。”台上,刘强东与他拥抱,宛如兄弟。搜索补充信息显示,2019年张奇升任京东旅游负责人,年薪约1500万,持股传闻未获官方证实,但其贡献获《福布斯中国》2019年报道肯定。 张奇的成功,非一日之功。2008年金融危机,电商寒冬,张奇带队优化供应链,压缩成本,助京东逆势扩张。2014年京东上市,他转战旅游板块,整合资源,推出“京东旅行”,三年内营收破百亿。他的高中学历,从未成阻碍—自学管理,夜读电商案例,他用行动补齐短板。 外界质疑:“001号员工才千万?跟马云能拿几十亿!”张奇不屑争辩,埋头钻研业务,带领团队攻克旅游电商痛点。 京东旅游2023年占集团营收5%,张奇推动的“旅游+电商”模式,获《经济日报》称“行业标杆”。 张奇与刘强东的情谊,超乎职场。非典时的并肩作战,创业初期的风餐露宿,铸就铁打信任。刘强东视他为左臂,逢年会必提其事迹。 张奇则将忠诚化为行动,危机时冲锋,机遇中创新。他不似阿里“18罗汉”分享股权盛宴,也不像腾讯“五虎”名震江湖,却以低调的坚持,书写别样传奇。 2023年刘强东在内部信赞张奇“京东基石”,其事迹入《中关村创业史》,激励员工。 --- 张奇的故事,是忠诚与奋斗的交响。600元的起点,映出草根的艰辛;千万的成就,彰显选择的智慧。非典的坚守,奠定他与京东的缘分;转型的付出,铺就他的高管之路。他与刘强东,不是简单的上下级,而是同舟共济的战友。 有人叹他“跟错老板”,却不知他的满足,源于与京东共创的荣光,而非财富的数字。
美国人傻眼了!本以为中国不敢丢掉美国市场,结果没曾想,出口转内销了。你看京东、
【2评论】【10点赞】
langmn
如果没有跟对老板,忠诚能吃饱饭?千千万个老板,对的老板没几个
重重滴
98年的高中学历很低吗?秒杀现在的普通一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