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4年,日本使者将两个美女进贡给唐高宗李治。李治很喜欢,当晚就宠幸了她们。没想到,一觉醒来却发现,和自己翻云覆雨一晚上的两个美女竟然变成了“妖怪”,吓得李治命人把她们关进铁笼,还叫嚷着要起兵攻打日本。 公元七世纪的唐朝,是东亚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在李世民建立的基础上,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大唐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个庞大帝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辐射到周边诸多国家,其中就包括东瀛之国——日本,当时被称为"倭国"。 永徽五年的初春,一支日本使团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长安城。这支使团由倭国的高级官员率领,携带了大量珍贵的礼品,包括精美的扇子、和纸、各种海产以及工艺品。但最引人注目的礼物,却是两位血统高贵的公主。 两位公主不仅仅带着美貌前来,她们还精通日本传统艺术,如和歌、茶道等,希望能够通过文化交流赢得唐朝的好感。 唐高宗李治虽然继承了父亲李世民的帝位,但性格却与其父大相径庭。李世民以勇武著称,而李治则更喜欢享受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温柔。他的后宫已经有许多妃嫔,但对于异国风情却总是充满好奇。 当日本使团被引入皇宫大殿时,李治正端坐于龙椅之上。使者向皇帝呈上国书和礼物,随后便介绍了两位公主。这两位东瀛美人身着华丽的和服,举止端庄典雅,确实与中原女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李治看到这两位异国公主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她们虽然化着轻盈的妆容,但五官精致,肤如凝脂,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加上使者巧妙地表达了两国友好的愿望,李治心中甚是满意,当即决定接受这份"礼物",并将她们安置在后宫之中。 两位日本公主初入后宫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语言,显得格外局促。她们与其他妃嫔之间的交流充满了误解与隔阂。当其他妃子看到她们奇特的梳妆习惯时,往往投来诧异甚至嘲笑的目光。而两位公主则坚持着自己国家的传统,认为只有保持本国的贵族仪态,才能真正赢得皇帝的青睐。 公元654年,日本使者将两个美女进贡给唐高宗李治。李治很喜欢,当晚就宠幸了她们。此举不仅仅是帝王对美女的宠幸,更是对日本友好姿态的一种回应。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精致的宫廷窗棂洒入寝宫。李治从甜美的梦境中缓缓醒来,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他的表情瞬间凝固了。枕边的两位佳人已经面目全非——雪白的脸庞像涂了一层石灰,眉毛消失不见,嘴一张开竟然露出一口漆黑的牙齿! 李治一跃而起,惊恐地大喊:"妖怪!妖怪入宫了!" 御林军闻声而入,看到的同样是两位面白齿黑、没有眉毛的"怪物"。李治暴怒之下,立即下令将这两位"妖女"关入铁笼,并召集朝臣商议此事。李治认为这是日本对大唐的蓄意挑衅,甚至一度扬言要派兵讨伐日本,为这次"阴谋"讨个说法。 朝野震动,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说这是日本派来的女巫要行刺皇帝,也有人说是倭国对大唐的恶意挑衅。大殿之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几乎要将两国之间刚刚建立的友好关系摧毁殆尽。 日本使者得知公主被囚的消息后,惊惶失措。他们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昨日还笑容满面的皇帝今日却暴怒如雷。冒着被治罪的风险,使团团长紧急求见李治,希望能够了解事情的原委。 当使者被带入大殿时,李治正在与群臣商议对策。李治命人将装着两位公主的铁笼抬到殿上,指着她们质问使者这是什么情况。使者看到公主的样子后,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恰在此时,朝中著名的天文学家兼风水大师李淳风前来觐见。他曾游历四方,对各国风俗有所了解。李淳风请求发言,向李治解释说各国风俗迥异,有必要了解清楚再做定夺。李治准许了他的请求。 日本使者在李淳风的帮助下向李治详细解释了这种妆容的来历。在日本,女性面部涂白、牙齿染黑并拔除眉毛重画,是一种名为"御用化妆"的高贵妆容,只有皇室和最高级别的贵族女性才能使用。两位公主是出于对大唐天子的最高敬意,才会在侍奉皇帝时换上这种正式妆容。 李淳风补充道,世界各国有不同的习俗,就像中原女子追求"三白一黑",而倭国则有他们独特的审美标准。这完全是一场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会,而非什么阴谋。 李治听完解释后,脸色渐渐缓和。他意识到这确实是一场荒谬的误会,并非日本人的恶意。 了解真相后,李治命人打开铁笼,释放了两位公主。他表示理解文化差异,但也明确要求公主们在唐朝生活就要遵循唐朝的风俗习惯,不能再使用这种在中原看来过于怪异的妆容。 两位公主得到释放后,按照唐朝的审美标准重新梳妆打扮。她们很快适应了唐朝的生活,并在后宫中获得了妃位。这场风波虽然惊心动魄,但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这场闹剧后来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著名插曲,也给后人留下了"入乡随俗"的深刻教训。文化差异虽然常常导致误解,但通过沟通和理解,这些差异最终可以成为促进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桥梁。
李渊这辈子,其实真的挺享福第一,李渊七岁继承国公,这是无数人奋斗一生都到不了的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