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海匪孙二虎与陶勇洗澡后,突然有人匆忙塞给孙二虎一封信,由于不识字,他随手递给陶勇,陶勇打开信一看,脸色大变,这是一封策反信!
194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肆意侵略,苏中沿海地区更是不太平,土匪非常多,百姓生活困苦,孙二虎,穷苦人家出身,为了活命,当了土匪,盘踞在如东栟北到吕四这一片海域,手下有五条很大的三桅帆船,实力很强,他靠卖“护航旗”来收钱,路过的商船都很害怕他。
他行事果断甚至有些强硬,但并非完全没有人情味,对跟随他的手下非常讲义气,还收留了很多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他水性极好,熟悉所有航道,枪法出神入化,更厉害的是,他能通过风向、时间和航行时间,准确推断出船只的所在位置,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活海图”。
新四军当时正在努力建立苏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为了突破日军和伪军的封锁线,争取到海上控制权,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司令员陶勇计划收编当地的海盗武装,组建一支海上抗日力量,孙二虎的势力范围,正好控制着新四军兵工厂和被服厂的物资补给线,因此争取孙二虎的加入,对于新四军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1941年3月,陶勇周密安排了一场伏击计划,孙二虎带着队伍前往长沙镇补充物资,当地“渔会”的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大家喝了不少酒,气氛热烈,突然,庙宇外面传来激烈的喊杀声,原来是海防1团特务营已经提前埋伏好了,就等着他们上钩。
孙二虎想要挣扎抵抗,奈何对方人多势众,他实力不足,最终还是被迫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陶勇非常了解孙二虎的脾气和过去的遭遇,因此没有使用强迫的手段,他亲自帮孙二虎解开绳子,并且耐心地劝说他加入抗日队伍,一起保护家园。
孙二虎虽然做过土匪,但心里还是有爱国情怀的,陶勇的行动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他,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陶勇第二天只身一人前往孙二虎的船上进行谈判,面对船上超过百名拿着大刀的海盗,陶勇一点都不害怕,充分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
孙二虎摆下酒席,热情招待陶勇,特意端起一大碗酒敬他,说道喝下这碗酒,兄弟们就跟你走,陶勇没有丝毫犹豫,端起酒碗一口喝光,他的豪爽气概让孙二虎深深折服,孙二虎当即表示,愿意把所有的枪支弹药和船只都交给新四军,真心实意地加入新四军的队伍。
孙二虎穿上崭新的新四军军装,心情格外激动,过去,他被人叫做“海巴子”,现在他不再是无根浮萍,而是找到了真正的家,一次,组织上安排他护送陶勇前往弶港,孙二虎凭借着精湛的航海技术,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将陶勇安全送达目的地,这次任务因此被誉为我海防部队的“第一船”,意义非凡。
没过多久,孙二虎就当上了第三旅海防团的团长,他带领部队出色地完成了护送任务,成功将二十万斤公粮安全运到山东,期间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日伪军设置的重重封锁线。
在著名的丰利之战中,孙二虎的英勇表现尤其突出,他对当地地形非常了解,因此能够灵活指挥部队,配合特务营成功击退日军,重新夺回丰利,消灭了大量敌人,甚至还击毙了日军头号杀手洞庭芳,孙二虎来了,这句话让敌人听了都感到胆战心惊,孙二虎的名字成了敌人的噩梦。
孙二虎连续取得胜利,立下不少功劳,但意外突然发生了,一封不知从何而来的信,让孙二虎误解了新四军,结果他所在的部队还被解除了武装,敌人和伪军想要趁此机会引诱他投降,但他一直坚守民族大义,没有做出背叛的事情。
陶勇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主动去见了孙二虎,把误会解释清楚,他还让孙二虎配合自己演一出戏,让孙二虎假意投靠敌人,以便从内部掌握敌人的动向和计划。
1943年春天,孙二虎带领队伍反正,重新加入新四军,陶勇建议他改名为孙仲明,意思是重新获得光明前途,孙仲明将他的队伍与原来的海防部队合并,组建了一支让敌人非常害怕的“海上猛虎团”,后来,孙仲明在多次战斗中都建立了功劳,他还参加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和具有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
1956年,孙仲明因病去世,享年48岁,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从一名海盗转变为抗日英雄,结局令人惋惜,孙仲明(外号孙二虎)参与抗日战争,他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他是真心投入抗日,还是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