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华夏之名,探文化之渊
醉易聊文学
2025-04-19 15:16:19
48小时中国奇遇
中国之所以被命名为“中国”,其根源在于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未曾中断的连续性,以及中华文明在体量、科技、文化层面的深厚底蕴与源远流长。
历史上,华夏文明并非自始至终都使用“中国”这一称谓。考古发掘的文物显示,“中国”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具体出自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何尊的内底刻有铭文“宅兹中国”,源自周武王的一段训导。
《中国的十个名字》这本书主要探讨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中国的多种称谓。书中从语言、历史、文化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作者郑子宁精通多国语言与历史文化,他基于丰富的史料信息,详细阐述了这些名字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揭示了“中国”这一名称背后复杂而多元的历史内涵。
.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但China 在英语中出现却不是很早,Cihina 一词最早出现的英文文献是在1555 年出版的一本游记合集里面。
.
中古时期,印度称呼中国为 Cina,中文音译“至那”“支那”“脂那”等,在 20 世纪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恶意使用导致污名化之前,“脂那”算的上是一个雅称。
.
缅甸人的祖先是南诏时期从云南南下的军屯士兵的后裔,缅甸的官方语言缅语是汉藏语系的语言,是汉语的远亲。缅甸第一个王朝蒲甘王朝的祖先和南诏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关系,缅甸人对中国人有个比较亲昵的称呼 paukhpau ,意思是同胞,汉语翻译为“胞波”,称呼中国为妙香国。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