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田守尧牺牲,敌人利用信息差,派了一个特务假扮田守尧,让他前往延安行刺毛主席,毛主席正要接见他,他就被抓起来了!
1943年初,中共中央决定调新四军第3师部分指挥官前往延安党校学习,为接下来的战略反攻做准备。
2月14日,3师抽调了51名干部前往延安学习。
这51名干部组成一个学习队,由职务最高的3师参谋长彭雄担任队长,3师8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
学习队计划走陆路,从阜宁出发,过盐河、淮河,再向北跨过陇海铁路,经河北山西抵达延安。
路线确定好后,学习队就向延安发报,说明了出发时间和大致路线,接着,51名干部便出发了。
谁知2月17日,日军出动2.4万人,对新四军3师所在的盐阜抗日根据地发起了拉网扫荡。
彭雄、田守尧认为,学习队人数太多,必须抢在日军合围之前实现穿插,跳出日军包围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两人带着干部们迅速穿插至盐河南岸,尽管学习队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他们抵达盐河南岸时,盐河北岸已经被日军占领,走陆路,已经行不通了。
陆路不通,只能改走海路,彭雄、田守尧等干部决定放弃渡过盐河的计划,而是回到阜宁,从阜宁东部的海边启航,绕过日军在连云港的海上封锁,在柘汪镇登陆,经山东解放区,再走陆路到延安。
这时,日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学习队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这才穿过了日军的层层封锁,于3月16日抵达了阜宁东部的海边。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学习队找到了一艘木帆船,水手们也纷纷表示愿意帮助新四军。
3月16日傍晚,木帆船扬帆起航,老水手估计,只要没有意外,3月17日中午就可以在柘汪镇登陆。
但一行人的运气不太好,3月17日早上,田守尧等人乘坐的木帆船,正好碰到了一艘日军巡逻艇。
日军要求上船检查,彭雄和田守尧佯装配合,等两名日军上船时,众人突然开枪,将他们击毙,接着又对着这艘日军巡逻艇开枪。日军察觉到不对劲,马上调头逃走了,学习队携带的都是手枪,射程不远,加上巡逻艇的速度很快,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逃走了。
这艘日军巡逻艇回去叫了帮手,学习队即将抵达岸边的时候,几艘日军巡逻艇就追上了他们。
彭雄、田守尧赶紧指挥木帆船上岸,上岸后,看着日军距离他们很近,两人主动留下来掩护。
激战中,学习队51名干部牺牲了16人,其中包括彭雄和田守尧,两人牺牲时,都只有28岁。
剩下的35名干部,大多带着伤,他们在3师8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的指挥下,成功脱离了险境。
张池明带着剩下的人,于1943年9月抵达延安。
在那个通讯和交通都不便捷,甚至还被日伪封锁的年代,延安方面还不知道田守尧已经牺牲的消息。
汪伪特务发现了田守尧的遗体后,决定派一个体型与田守尧相仿的特务,让他伪装成田守尧前往延安,伺机刺杀毛主席。之所以选中田守尧,是因为据敌人所知,田守尧没有去过延安,延安方面几乎没有人可以认出田守尧的长相,他们只知道田守尧的名字。
假田守尧于1943年6月来到了延安,而这时候,张池明率领的学习队其他干部,还没有抵达延安。
对于田守尧的事迹,毛主席早有耳闻,只是他一直没有机会见他一面,如今田守尧来了,毛主席就准备接见他,接见的时间定在了6月22日上午10点。
而在1943年6月初,时任延安保卫部长的陈泊连续破获了两起特务案件,还抓了不少特务。
这两起特务案件,引起了陈泊的高度警觉,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陈泊反复检查了中央领导人这段时间的活动安排计划表,结果就发现了可疑之处。
在其中一份计划表中,写着毛主席将于6月22日上午10点,接见新四军3师8旅旅长田守尧的计划。
陈泊找来田守尧的资料一看,眉头一皱。
时间最近的一份资料显示,田守尧于2月中旬计划走陆路前往延安。但这之后就再没有关于他的消息了。
而假田守尧抵达延安后,说他是走海路到山东,再经过河北、山西过来的,途中还遭到了日军袭击,为了避免情报落到日军手中,他把华中局开给他的介绍信扔进海里了。假田守尧还说,他经过了晋西北的两个兵站,是通过这两个兵站与延安取得联系的。
陈泊就在6月21日,给这两个兵站发电,询问田守尧旅长是否有经过记录。6月21日下午,两个兵站给陈泊发来回电,新四军旅长田守尧没有经过兵站。
接到回电,陈泊更加确信,这个田守尧有问题,他伪装成田守尧来到延安,肯定有什么阴谋,一想到假田守尧将在明天与毛主席见面,陈泊就惊出一身冷汗。
当天晚上,陈泊就派人把假田守尧抓了起来,保卫人员在进行搜查时,还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支消音手枪。
陈泊亲自对假田守尧进行审问。
经过两天两夜的审问,假田守尧只好乖乖交代,他确实不是田守尧,是汪伪特务组织派来行刺毛主席的。
身边的战士一听,都对陈泊敬佩不已,如果不是陈泊及时发现了异常,揪出了这个特务,恐怕这个特务将给我党造成巨大损失。不久,这个特务就被枪毙了。
听说真正的田守尧已经牺牲,毛主席也是悲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