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为何被击毙?解放军是如何打破74师不败的"神话"的?
1947年5月13日,毛主席任命粟裕将军,带领华东野战军奔赴山东省孟良崮一带,同国军王牌主力–第74师展开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
在两方队伍交火三天之后,华东野战军成功歼灭了由张灵甫所率领的国军主力之首,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占领华东解放区的妄想。
而张灵甫也在这一战中惨遭击毙。
经此一战,野战军队伍士气大振,粟裕将军也因此名扬四方。那么,能征善战的张灵甫为何会被击毙呢?而野战军又是如何打破74师不败的"神话"的呢?
1947年5月,经过涟水一战的74师奋起直追,试图追赶北上逃往山东孟良崮的野战军队伍。
而当时由粟裕将军带领的华东野战军,深知这场战争非打不可。于是同国军74师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5月13日,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张灵甫率领74师向华东野战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然而野战军并没有张灵甫想象的那么脆弱,两方队伍持续交战从早上打到黄昏。
就在张灵甫对局势感到费解之时,野战军队伍来了个出其不意,开始分为两队,从两侧夹击74师,并将其包围。
最终在天黑之时,成功占领了所在地杨家寨。
眼看着自己率领的队伍,要落到华东野战军的手中。张灵甫立即改变了作战策略,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孟良崮,以绝对的地理优势来打一场翻身仗。
然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所谓的急中生智,最终却是弄巧成拙。
因为孟良崮虽然海拔较高,但是周围环境险要,多是悬崖峭壁。
所以就造成了易守难攻的问题。还在这样的局面下,即使74师能躲过野战军一时的追击,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情急之下,张灵甫只能向上级请求支援,而自己则选择冒风险硬闯出野战军的包围圈。
而粟裕将军早就料想到了,张灵甫会请求国军派兵支援,所以他便想速战速决,趁增援队伍赶来之际,将74师全部歼灭。
然而,当时的国军队伍占领着孟良崮高地,野战军如果想要在短期内打赢这场仗的话,就只能靠硬碰硬的发起攻击,不断向前推进。
在综合考虑之后,粟裕将军于5月14日正式下令,派手下的华东野战主力军及其增援力量,以车轮战的方式接续对处于孟良崮的国军队伍发起猛烈的进攻,以此来不断缩小其所在阵地的范围。
然而实际作战过程中,战况并不如粟裕将军先前所设想的那么理想。因为国军队伍凭借着高地优势,对野战军进行疯狂的扫射。
同时,在野战军进攻的过程中,74师士兵又将山地的植被岩石等作掩护,躲避野战军炮火的攻击。
在进行了激烈的交火之后,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伤亡,所以将军带领队伍暂时撤退。
在重新调整计划,稍作休整之后,华东野战军又趁其不备,于5月16日黎明破晓前夕,对74师发起了数10次的轮番进攻。
最终不仅将74师的首领张灵甫一举击毙,而且还将整个国民党主力军之首的74师,以及增援的65、25师,共计3.2万人全部歼灭。
可以说,孟良崮之战不仅抽走了蒋介石手中的一张军队王牌,同时也粉碎了他梦寐以求的“鲁中决战”的计划,直接扭转了华东战争局势,为后续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这些胜利是英雄们用血肉之躯所夺取的,今日的太平是他们拿生命所换来的,我们应该永远心存感激,不忘英雄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