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豪买了张大千的一幅画,回家发现竟然是赝品。然而,富豪非但不生气,还邀请张大千来家里做客。张大千刚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提起张大千,你会想起什么?是他的豪放性格,挥金如土?还是他画作的多变,雅俗共赏?
但这已经是成名后的他,在没有成名时,他也落魄非常。
那时的他,为求生计,常临摹名家画作,尤擅仿石涛之笔,几可乱真。
于是就有很多人去他手中求画,张大千无形中成了一个卖画的贩子,这次经历让他和后来的红颜知己李秋君有了联系。
其实这段联系还是和石涛有关。
李秋君的父亲李茂昌十分喜爱石涛画作,但一直为没能得到石涛真迹而叹惋。
此时有人为他引荐了张大千这个已经小有名气的卖画贩子,并说:“这个人可厉害了,各种画作都能搞到,而且据说他手中有很多石涛的真迹!”
李茂昌很是欣喜,立刻派人找到张大千,以一个比较低廉的价格从他那里买了一幅所谓的“石涛真迹”。
但张大千这次可碰到高手了。
这个高手就是李茂昌十分宠爱的女儿,李秋君,也是张大千日后的一个红颜知己。
李秋君自幼喜欢绘画,对各路大师多有研究,自然对于石涛也有过一番精研。
于是在李茂昌得意洋洋的欣赏这幅画时,李秋君脱口而出:“这是假的。”
李茂昌有些不信:“我看石涛的画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看错?”
然后带着几分考教的姿态:“既然你说画是假的,那女儿你说说,这幅画假在哪里?”
李秋君听罢指着画上某处:“这里,石涛的习惯笔法没有这种,但这里却画蛇添足的多了一笔,虽然无伤大雅,但和石涛真迹还是差了一点。”
李茂昌看去,果然如此。
还没感叹,就听到女儿继续说:“不过这画家还不错,整体上虽然是临摹石涛,但自己风格已经有了雏形。”
李茂昌对此哈哈大笑,询问女儿想不想见见这位画家。
李秋君点点头。
于是,李茂昌将张大千邀至家中。
张大千接到李茂昌的邀请,便知道不妙,卖画虽然也勉强和文雅搭上点儿关系,但卖赝品可没这一说。
当他忐忑的踏入李家大门,见到李茂昌时,看到那幅“石涛真迹”就摆在李茂昌的手边。
心下了然,立刻道歉,并表示立刻退全款,而且不好意思地向李茂昌求情:
“还请先生别外传,后生现在实在困窘,不太好过。”
这引得李茂昌哈哈大笑,顺便喊了自己的女儿:“秋君,出来看看吧,你说的那个‘知名画家’。”
李秋君越过屏风,打量着眼前的张大千。
张大千此时还在为“知名画家”的调侃而窘迫,一副初出茅庐小伙子的样子。
李茂昌有点儿卖弄地向张大千介绍李秋君:“这是我女儿李秋君,就是她看出赝品的,我可没这本事。”
张大千得知自己的画是被眼前这位年轻姑娘识破时,十分震惊,他本以为是被李茂昌看出的。
而在彼此交流过后,张大千发现李秋君在绘画上的造诣比自己都要高很多,不免起了求学的心思。
说到这里这俩人之间还有个趣事儿,就是张大千在发现李秋君绘画造诣如此之高后,第一时间就是下跪,想要拜师学艺。
并说:“学无长幼,达者为先,今日我想拜小姐为师学习绘画。”
李秋君哭笑不得,但毕竟这俩人是同年,李秋君觉得张大千叫她老师都把她喊老了,直接拒绝张大千的拜师。
但是张大千和李秋君也算是因为这个赝品而成为了知己。
李茂昌也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于是在张大千停留在上海的时间里,基本上都住在李府。
张大千在李府住下之后,时常与李秋君切磋画艺、欣赏名画。
两人在共同学习下,终于画作愈加精湛,随着技艺精深的,是两人之间的感情。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李秋君竟然是率先表白的,甚至甘心做小。
张大千认为,自己不能辜负自己家中的妻儿老小,况且自己一个落魄画师,实在不配让出身名门的李秋君屈尊为妾。
就这样,这对旁人眼中的璧人最终未能终成眷属,两人之间更多的是君子之交,丝毫没有任何逾越礼制的行为。
而此后的李秋君,则选择终身不嫁,她也与张大千保持着距离,以兄妹相称。
哪怕旁人再多言语,也没能说服她选择单身一人的心。
张大千也终身没有过逾越之举,后来即使二人分隔异地,也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李秋君去世。
李秋君去世的时候,张大千正在举办自己的画展,接到消息的他有些发愣,定定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直到张大千去世之后,他和李秋君这份丝毫没有逾越的知己之交依旧被后人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