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陈中柱牺牲,头颅被日军砍下。妻子知道后,孤身一人来到日军军营,对日军说:“我是陈中柱的妻子,来取回丈夫的头颅!”
陈中柱时任国军苏皖游击总队第四纵队少将司令。
1941年2月,时任游击总队副司令的李长江决定率部向日军投降,但他担心陈中柱等人不愿意当汉奸。
在这种情况下,李长江想了一个办法,他给各纵队司令发报,让他们马上到泰州城中的一座寺庙,参加紧急会议,这次会议事关抗日大局,任何人不得缺席。
陈中柱不知道李长江准备当汉奸,他还以为部队真的有什么对日行动,就马不停蹄地来到泰州城中。
到了泰州,陈中柱发现气氛不太对劲,似乎这次紧急会议,和打鬼子没有什么关系。但既然来了,陈中柱也只能静观其变,看看李长江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不久,李长江出现了,他告诉众人,他决定率部向日军投降,愿意和他一起当汉奸的,就对着菩萨发誓。
陈中柱自然不可能当汉奸,但他认为,如果他公然反抗李长江,以现在的情况,李长江肯定会杀了他。陈中柱不怕死,不过这样的死法太窝囊、太憋屈了,身为中国军人,就是死,也要死在抗日战场上。
想到这,陈中柱强忍着怒火,当着李长江的面,对着菩萨发誓,表示愿意和李长江一起向日军投降。
对于陈中柱的态度,李长江十分满意,他见陈中柱都对菩萨发誓了,以为陈中柱和他一样,都是铁了心当汉奸,对陈中柱也就没有那么警惕了。
不久,陈中柱瞅准时机,趁李长江不注意,悄悄把部队拉走了。离开泰州后,陈中柱与苏中地区的新四军相互配合,共同打鬼子,双方联手打游击,屡次痛歼日寇。
李长江投敌后,泰州就落到了日军手里。
进入泰州的日军,隶属日军南部襄吉旅团。
自从日军进入泰州后,陈中柱就不断在泰州附近袭扰日军,给日军造成了不小伤亡。渐渐地,陈中柱就成了日军的眼中钉,日本人对他恨得不行。
为了消灭陈中柱,身为日军旅团长的南部襄吉,亲自率部出击,他们出动了数千人,甚至还派出了好几架飞机。面对日军的大举进犯,陈中柱临危不乱,他指挥部队稳扎稳打,多次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但南部襄吉消灭陈中柱的决心十分强烈,见部队久攻不下,南部襄吉继续调兵遣将,将陈中柱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陈中柱已经陷入了日军包围圈。
陈中柱试着率部突围,不过由于日军人数太多,部队突围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南部襄吉见状,就叫来汉奸翻译,让他们劝陈中柱投降,因为南部襄吉十分欣赏陈中柱的才能,希望陈中柱能够为他们所用。
面对劝降,陈中柱无动于衷。
与日军激战数日后,陈中柱的部队,终究因为寡不敌众,惨遭覆灭,就连身为少将司令的陈中柱,也在战斗中身中六弹,壮烈牺牲,这时,他才35岁。
为了消灭陈中柱的部队,日军付出了很大代价,他们对陈中柱恨得牙痒痒,即便陈中柱已经牺牲,南部襄吉也没有放过他,而是让人把他的头颅砍下来。
砍下陈中柱的头颅后,日军就撤回泰州城中。
附近的老百姓知道陈中柱是抗日的好汉,等日军离开后,他们就主动给陈中柱收尸,并把陈中柱的无头尸体送到王志芳的住所。而王志芳是陈中柱的妻子。
听说丈夫牺牲,王志芳悲痛不已,很快,她就发现了什么,就连忙问道:“头呢?他的头去哪了?”
“被鬼子带走了!”一个村民对王志芳说。
闻言,王志芳当场就哭了起来,过了许久,她抹了抹眼泪,眼神坚定地说:“我去找鬼子,把头要回来!”
说完,王志芳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前往泰州。
为此,王志芳找了一条小船,带着陈中柱的无头遗体来到了泰州城外,到了城外时,王志芳请人帮忙照看陈中柱的遗体,她决定孤身一人求见南部襄吉。
到了日军驻地门口,王志芳自称是中国将军陈中柱的妻子,请求见南部襄吉一面。南部襄吉知道后,也是感到不可思议,他没想到王志芳的胆子这么大。
出于好奇,南部襄吉决定见一见王志芳。
看到王志芳的时候,南部襄吉笑道:“对你们中国人来说,我这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你不怕死吗?”
“怕,但为了丈夫的头颅,我不得不来!”
听了王志芳的话,南部襄吉不由得对她多看了一眼。
犹豫了片刻后,南部襄吉走进一个大厅,并走到一个木盆旁边,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玻璃瓶。看到这个玻璃瓶的时候,王志芳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因为这个玻璃瓶里,正装着她丈夫陈中柱的脑袋。
但更让王志芳吃惊的是,南部襄吉竟直接把这个玻璃瓶交给她,而且也没有提出什么条件,这完全出乎了王志芳的预料,她还以为此行不会那么顺利。
南部襄吉看出了王志芳的疑惑,就解释:“我和陈将军是敌人,我们天生立场不同,但身为军人,他的英勇和不屈让我敬佩。你走吧,我今天不难为你。”
拿到陈中柱的头颅后,王志芳就准备离开。这时,南部襄吉突然问道:“你打算把陈将军安葬在哪里?”
“盐城,那是他的故乡。”王志芳说。
“不行,只能在泰州下葬。”南部襄吉不答应。
王志芳无奈,只能将陈中柱的遗体安葬在泰州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