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深夜通告,菲军舰擅闯黄岩岛被管制,马科斯想要硬碰硬? 2025年4月20日深夜,中国南部战区发布通告称,菲律宾海军一艘舷号36的“马比尼”号护卫艇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迅速组织兵力,对菲舰实施全程跟踪监视,并通过高频广播警告、机动拦截等专业手段将其驱离。 这是菲律宾自2025年以来首次以军事力量直接挑战中国在黄岩岛的主权,也是菲方首次派遣军舰而非海警船或民船进行此类行动。 菲方舰艇“马比尼”号的背景颇具戏剧性。 这艘1984年服役于驻港英军的孔雀级巡逻舰,1997年香港回归后被转售给菲律宾,经多次改装后成为菲海军“低烈度冲突”的主力舰艇。 其装备包括76毫米主炮、25毫米机关炮及升级版火控系统,尽管排水量仅763吨,却在菲方眼中成为“挑衅利器”。 此次事件的深层动机,与菲律宾国内政局动荡密不可分。 2025年5月12日,菲律宾将迎来中期选举,而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2月的42%暴跌至25%,反对率飙升至53%。 与此同时,其最大竞争对手——前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莎拉的支持率逆势上涨至59%。 面对政治危机,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升级南海争端转移公众视线,煽动民粹情绪以巩固权力268。 自2022年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频次显著增加。 2024年11月,中国正式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后,菲方多次派遣公务船侵扰,但均遭中国海警依法驱逐。 此次直接动用军舰,标志着菲方战术的全面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马科斯可能寄希望于冲突激化后,借机向美国等域外势力求援,同时在国内塑造“抗华英雄”形象。 面对菲方挑衅,中国展现了兼具克制与决心的应对策略。南部战区海军在驱离行动中,不仅通过高频广播反复声明黄岩岛主权,还全程录像取证,为后续外交与法律斗争保留证据。 战术层面,中方舰艇编队以“贴身监视”战术逼近至菲舰300米处,通过机动拦截迫使其改变航向。 此外,中国在黄岩岛周边构建的“空天海地”一体化防控网络——包括卫星侦察、舰艇巡航及岸防部队待命——形成立体威慑。 法理上,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具有历史与法律双重依据。自元朝郭守敬“四海测验”起,黄岩岛便在中国版图内,明清文献与地图亦明确标注其归属。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后,中国通过非武力手段实现实际控制,并于2024年划定领海基线,进一步巩固主权主张。 相比之下,菲方所谓“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主张,早在1935年《巴黎条约》中即被否定——该条约规定菲领土西界为东经118°,而黄岩岛位于东经117°51′。 菲方的冒险行径,与美国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2025年4月21日,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启动,9000名美军与5000名菲军参演。 演习中,美军首次在菲部署“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这种射程达200公里的反舰导弹系统被部署于吕宋岛北部及巴丹群岛,距离台湾不足200公里。 军事专家指出,此举旨在威胁巴士海峡及台海航道,构成针对中国的“远中近”打击体系。 美国的介入加剧了南海局势的复杂性,2024年,美军以演习为名在菲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后违背承诺长期驻留。 中国南海研究院专家丁铎直言,菲方“引狼入室”的行为将使其成为大国冲突的前沿阵地,一旦局势失控,部署导弹的菲方基地必将首当其冲。 黄岩岛争端并非孤立事件,1997年,菲方首次拆除中国主权标识并扣押渔民;2012年对峙后,中国实现对黄岩岛的实际控制;2023年以来,菲方频繁以“切香肠”战术试探中方底线。 此次军舰入侵,既是马科斯政府的政治赌博,也是南海地缘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 中国的应对已今非昔比,从填海造岛到常态化巡航,从公布领海基线到构建防控网络,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能力显著提升。 南部战区发言人赵志伟大校的警告——“一切后果由菲方承担”——不仅是表态,更是实力的宣示。 南海的波涛从未平息,但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亦从未动摇。马科斯政府的政治算计或许能短暂转移国内矛盾,却无法改变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当菲军舰的引擎声消散于海天之际,留下的不仅是外交斡旋的余波,更是一道警示:任何挑战中国红线的行为,终将在历史与实力的双重拷问下黯然退场。
南部战区深夜通告,菲军舰擅闯黄岩岛被管制,马科斯想要硬碰硬? 2025年4月
山史里记
2025-04-21 16:32: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