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李克农外出散步,一个戴草帽的老农朝他扔了一个纸团,直到他弯腰捡起纸团才离开,李克农打开一看,脸色大变:“日本特务要刺杀白总长,务请转告他切切不可大意!” 夏日的风裹着尘土掠过街道,李克农捏着纸条的手指微微发紧。白总长,指的是白崇禧,此时正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关键时期,若白崇禧遇刺,局势必将陷入混乱。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塞进袖管,抬眼再寻那老农,早已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快步回到驻地,李克农立即召集手下:“立刻排查白总长的行程安排,重点检查沿途所有场所!”他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个疙瘩。日本特务的情报网无孔不入,能提前获悉白崇禧的行动轨迹,说明内部极有可能存在内鬼。可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细细筛查。 “联系白总长的卫队,让他们加强戒备!”李克农抓起电话,听筒里却传来忙音。原来,白崇禧已经提前出发前往预定地点。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备车!我们现在就去!” 汽车在土路上颠簸前行,扬起漫天黄尘。李克农的掌心沁出冷汗,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可能。若是刺杀,敌人会选择在哪里动手?是白崇禧必经的路口,还是他要出席的会场?每多耽搁一秒,危险就增加一分。 当车队赶到时,白崇禧正准备下车步入会场。李克农一个箭步冲上前,拦住了他:“白总长,有紧急情报!”他压低声音,将纸条上的内容快速复述了一遍。白崇禧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李部长,你觉得该如何是好?”白崇禧问道。李克农迅速观察着会场的布局,指着周围的制高点:“立刻封锁这些地方,安排狙击手埋伏。同时,让你的卫队分散在人群中,密切注意可疑人员。”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一名男子趁着混乱,掏出手枪对准白崇禧的方向。千钧一发之际,李克农猛地拽住白崇禧,将他扑倒在地。“砰”的一声枪响,子弹擦着白崇禧的头皮飞过,击碎了身后的玻璃窗。 埋伏的士兵一拥而上,将刺客制服。李克农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望着惊魂未定的众人,眼神坚定:“日本人妄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这场惊心动魄的危机,在李克农的果断处置下化险为夷。而那个神秘老农的身份,始终是个谜,他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在关键时刻为抗日大业保驾护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