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他果断地选择了加入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拿起步枪的那一刻,他还稚气未脱,但眼神里已经透出坚毅的光芒。 投身革命,哪有那么多花前月下、潇洒快意?长征路上,尤太忠和战友们一起,穿越雪山草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双草鞋走到脱线,用草绳子扎了继续赶路,一碗皮带菜,都舍不得多吃一口,生怕连累了大部队。 打日本鬼子的时候,尤太忠更是冲锋陷阵、英勇无畏,你别看他年纪不大,可打起仗来,那真叫一个虎虎生威,机枪子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他身上招呼,他愣是一个也没让沾上,回过头来,埋伏的鬼子就被他一个手榴弹炸得乱窜,像抓小鸡崽儿一样被俘虏了。 解放战争的枪炮声还没完全熄灭,尤太忠又马不停蹄投入了新的斗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率部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用铮铮铁骨迎击美军的疯狂进攻,那场仗打得,中朝人民军指战员拼得是死去活来,尤太忠也身负重伤,可谁也没退缩一步,直到胜利的红旗在上甘岭上空高高飘扬。 战火纷飞的年代,尤太忠和他的战友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才换来了后来和平安宁的日子,把军装脱下来,他的身上还留着密密麻麻的弹痕和疤痕,那都是英雄勋章,熠熠生辉。 尤太忠对待自己的战士,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部队行军打仗,他从来没有搞过特殊,吃的用的,他和大家伙儿都一样,遇上艰苦的条件,他还抢着多干活、多受罪,战士们都说,跟着尤司令打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 这份真挚的鱼水深情,来自尤太忠朴素的为民情怀,土生土长农村娃,他太懂老百姓的疾苦,所以不管是当兵做官,他都没忘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常说,共产党人应该是穿着草鞋的,永远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1959年的寒冬,尤太忠因为工作忙,已经好些年没回过家了,突然听说年迈的母亲病重,他二话没说,马上就踏上了返乡的路,一路风尘仆仆,他的心里又急又忧。 然而,回到家乡,迎接他的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乡亲,就连小孩子也骨瘦如柴,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神,让尤太忠的心都碎了,他走访了很多村民,才知道因为大跃进搞得“人民公社好”,加上天灾的影响,不少人都快饿死了。 尤太忠痛心疾首,恨不得把自己给掰开了,分给乡亲们充饥,他二话不说,把自己身上带的200块钱全都分给了村民,自己留了个底儿就回家了,一进家门,眼前的情景更让他心如刀割——老母亲已经病得奄奄一息,连糠都吃不上几口。 这一路的见闻,彻底触动了尤太忠,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乡亲们渡过难关,本想找当地官员商量商量,没承想摊上这么一帮不称职的主。 县长马龙山得知尤太忠回来了,非要请他吃饭,结果一桌子珍馐美味,吃得那叫一个滋润,桌上的官员个个脸圆得跟馒头似的,仿佛完全不知道外面百姓还在受灾。 尤太忠怒不可遏,当场就发飙了,他一拍桌子,质问这些个官老爷们:“老百姓都快饿死了,你们还在这里吃喝享乐,还有没有一点儿人民公仆的样子?” 说完他就走人了,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衙内,尤太忠回去就立马给中央写了报告,详细汇报了当地的灾情和官员的腐败无能,很快,中央派出调查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马龙山更是难逃法网。 尤太忠却没闲着,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想方设法给受灾的乡亲置办吃的喝的,给盖房子,村民们都说,这尤司令,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啊! 其实,尤太忠一辈子就这个德行,他对朋友讲义气,对战友肝胆相照,但对自己,他却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清清白白,工资卡上的钱,他基本都花在了照顾战友和资助贫苦百姓上了,别人请他吃饭,他都得想方设法回请,生怕占了一点儿便宜。
1933年,他果断地选择了加入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拿起步枪的那一刻,他还
韩知许
2025-04-22 10:28:1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