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高志凯教授面对一非洲学生挑衅时,毫不留情地回击道:原来欧洲人在非洲搞殖民地的时候,你要是被抓去当奴隶的,你现在能作为正常人,是中国支持了你们! 高教授这话乍一听像是一句激烈的反驳,实则撕开了西方殖民主义的遮羞布。非洲学生的挑衅背后,是西方舆论场几十年来精心编织的谎言——把中国塑造成新殖民者,却对自己的历史罪行讳莫如深。 咱们先看看历史账本——500年前,欧洲人在非洲搞殖民的时候,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残暴”。他打着“废除奴隶制”的旗号,用橡胶剥削把刚果人口从2500万直接腰斩到1000万,手段包括剁手、焚烧村庄,甚至把婴儿扔进鳄鱼池立威。 到了1899年那会儿更惨,英布战争表面上是英国和布尔人抢地盘,实际上是为了钻石和黄金。战争结束后,南非黑人被赶到“保留地”,资源全被英国公司垄断,直接导致后来种族隔离制度的诞生。 这种“抢完资源还要搞种族隔离”的操作,和中国在非洲建铁路、办工厂的画风完全不一样。 就说坦赞铁路吧,中国在1967年自己都勒紧裤腰带的时候,愣是掏出10亿人民币(相当于现在几百亿)和5.6万人,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1960公里铁路,让赞比亚的铜矿能运到海边卖钱。换成西方,世界银行当年直接拒绝说这是“亏本生意”,哪会像中国这样不计短期回报? 更讽刺的是,西方一边指责中国“新殖民主义”,一边自己搞着“升级版殖民”。比如法国在西非搞的“非洲法郎”,14个国家的货币和欧元挂钩,法国央行直接控制发行,等于把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攥在手里。尼日尔政变后,法国还想靠军事基地维持影响力,结果被当地老百姓骂“新殖民主义”。 反观中国,2020年对非投资存量超过434亿美元,光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就创造了1.3万个就业岗位,工人月薪从100美元涨到300美元,还培养出本地技术骨干。这种“授人以渔”的干法,和西方当年掠夺资源、留下一堆烂摊子的做法,根本不是一码事。 还有那些被西方舆论包装成“救世主”的国际机构,比如IMF。他们给非洲国家贷款的时候,往往附带“结构性调整”条件,要求削减政府开支、私有化国企,结果加纳的债务占GDP比例从65%飙升到80%,经济差点崩盘。 而中国的贷款呢?商务部明确说“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还在2020年免除了17个非洲国家到期的无息贷款。就说喀麦隆吧,西方媒体造谣中国免除了他们52亿美元债务,结果被打脸——实际免除的是7800万美元无息贷款,而且这些钱都用在修医院、建学校上了。 再看看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态度。南非总统祖马直接说“中非没有殖民关系”,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夸中国援建的文化艺术中心是“区域文化枢纽”,连被西方视为“盟友”的尼日利亚总统都承认,中国医疗队在抗击埃博拉时“起到了带头作用”。这些实打实的表态,比西方媒体的抹黑报道更有说服力。 所以啊,高教授这句话戳穿的不仅是历史谎言,更是现实中的双重标准。西方一边把自己当年的殖民罪行美化成“文明开化”,一边给中国扣“新殖民主义”的帽子,却对自己在非洲的经济控制、军事存在视而不见。而中国呢,从坦赞铁路到东方工业园,从医疗队到疫苗援助,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帮助非洲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合作。 那些跟着西方舆论跑的人,不妨看看刚果(金)从殖民时期的“橡胶地狱”到现在靠中国投资建高铁的变化,再想想是谁在真正改变非洲的命运。
“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高志凯教授面对一非洲学生挑衅时,毫不留情地回击道
森林秘境
2025-04-22 11:23:40
0
阅读:122
用户10xxx38
非洲黑子脑子不开窍,养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