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成功炸毁日军军列后,正准备返航,途中路过日军机场时,意外发现几架敌机正在降落,他果断出击,一举击落了“三架半”!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蓝天白云、飞机轰鸣是童年记忆中最浪漫的色彩,对生于1916年北平的王光复来说,天空却是他少年时代最大的梦魇,彼时日军侵略者的铁蹄横行中国大地,王光复常常看到日寇的飞机肆无忌惮盘旋在北平上空,那轰隆轰隆的马达声如同恶魔的低吼,搅乱了一座城市的宁静,也搅乱了一个少年的心。 与其说是害怕,倒不如说是一种愤怒,年少的王光复攥紧了拳头,暗下誓言:总有一天,我要驾驶战机,把这些欺负咱们中国人的鬼子统统打下来!尽管出生于大家族,家中十来口人,王光复也算是个倔强的“老五”。 1937年,他怀揣飞行梦考入了中央航空学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学员练习用的飞机又破又旧,教官也十分严厉,稍有差池,王光复就要挨骂受罚,可他没有一句怨言,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毅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航校毕业,如愿披上了飞行员的军装,从一个有志青年,蜕变为一名投身抗战的空军战士。 初出茅庐参加工作,王光复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那时候,日本早已全面侵华,凭借其先进的飞机制造业,日军在中国制造了大量优秀战机,而彼时的中国空军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飞机性能还是飞行员作战经验,都远不如日军。 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军,带着一腔热血奔赴沙场的王光复,很快尝到了战争的残酷滋味,驾驶落后性能的战机,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王光复和战友们节节败退,金属的炮火在天空中交织,王光复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个跌落云端,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便凋零。 内心的创伤和挫败,化作一团熊熊烈火,在王光复心中燃烧,几次失利后,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苦练飞行本领,总有一天,要驾驶着战鹰,让侵略者在中国领空尝到恐惧的滋味! 失败是成功之母,当锻造的汗水浸润了飞行的翅膀,当不服输的斗志点燃了胜利的希望,命运,终于眷顾了这个坚韧不拔的灵魂。 1944年秋,王光复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侦察襄城地区日军运输线,给敌人最沉重的打击!他驾驶战机快速升空,如鹰隼般敏锐地观察着地面的一举一动,突然,他发现一列掩藏在树林中的运输车,车上的篷布遮掩了大量军火,日军正企图偷运这些物资去前线屠杀更多无辜百姓。 王光复一咬牙,掉转机头,带领僚机迅速下降,向着日军的运输队发起攻击,机枪的轰鸣撕裂了宁静,炮弹雨点般落在敌人堆积的军火上,顷刻间火光冲天,黑烟弥漫,日军慌了神,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在这样一个隐蔽的地方,会遭遇中国空军的伏击! 但王光复他们的优势只是暂时的,很快,日军就反应过来,架起高射机枪疯狂扫射,他们如狼似虎,誓要与中国空军拼个你死我活!千钧一发之际,一颗炮弹击中了王光复的座舱,飞溅的弹片划伤了他的大腿。 但王光复深知,现在自己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绝不能在敌人面前示弱,强忍伤痛,他再次操纵战机俯冲而下,一次又一次扫射,誓要将最后一辆运输车化为灰烬,硝烟散尽,装满军火的卡车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一堆废铁,王光复带伤驾驶战机飞回基地时,早已是强弩之末,战友们将他从血迹斑斑的座舱中抬出,这才发现他的裤管已被鲜血浸透。 这次带伤作战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国空军,王光复的名声愈来愈响,与之相比,中国抗战的天空也愈发地热闹起来,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空军逐渐发展壮大,王光复常常身先士卒,带头冲向最危险的战场,在激烈的空战中,他一边驾驶战机与敌人周旋,一边还不忘指挥战友,传授丰富作战经验。 1944年10月,他再次率队空袭襄城,遭遇大群日军战机的疯狂报复,回到基地,王光复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抢救,子弹从他身上取出,伤口得以缝合,但那次战斗的惊心动魄,却永远地烙在了这位勇士的心中,化作了他跨越生死的勇气。 岁月更迭,王光复从一个怀揣飞行梦想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个带领中国空军驰骋疆场的抗日英雄,抗战胜利后,他也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被派往美国深造,晋升为中队长,成为了许多年轻飞行员心目中的楷模。 2008年,这位92岁高龄的抗战英雄溘然长逝,但他的精神,他的热血,他的拼搏,却成为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心中不灭的丰碑,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去守护蓝天,去捍卫和平。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5点赞】
用户10xxx68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