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来年问斩,没想到第二年,李世民看着如约回来的

爱吃凉历史 2025-04-22 16:53:42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来年问斩,没想到第二年,李世民看着如约回来的死囚,他当即做了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李世民,唐太宗,生于公元598年,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两个字概括。年轻时,他跟着父亲李渊打天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开始了他励精图治的贞观时代。他不是个只会打仗的武夫,更是个懂得治国、懂人心的皇帝。然而,他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的决定,却是他所有决策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又拍手称快的一件。 贞观年间,唐朝国力蒸蒸日上,老百姓日子过得安稳,李世民推行了不少开明政策,比如轻徭薄赋、广开言路。这时候的法律虽然严格,但也透着一股人情味儿。他知道,光靠杀戮震慑不了人心,治国还得靠仁政。这次放死囚回家的事件,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团圆,李世民却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本该上刑场的死囚。 这些死囚,都是犯了大罪的,按唐律得砍头。可李世民想到,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也有对家的牵挂。过年是个团圆的日子,让他们回家看看亲人再回来受死,会不会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下令放这390人回家过年,但有个条件:节后必须回长安接受死刑。这决定一出,满朝文武都炸了锅。有人觉得他太仁慈,有人担心这会让法律变成儿戏。可李世民铁了心要试试。 这些死囚听到这消息,个个都懵了,随后是满心的感激。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有的千里迢迢,有的拖着疲惫的身子,只为见家人最后一面。在家,他们和亲人吃了顿团圆饭,短暂的温暖让他们既珍惜又悔恨。节后,约定回来的日子到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390人一个不少,全都回到了长安,准备接受死刑。没人跑,也没人躲,全都守住了对皇帝的承诺。 这事儿传到李世民耳朵里,他也坐不住了。看着这些如约归来的死囚,他心里五味杂陈。这些人明知回来是死路,却没一个失信。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性里还有诚信和良知啊!他当即拍板:赦免所有死囚的死罪。这决定一出,朝堂内外都沸腾了。死囚们自然是感激涕零,臣子们也大多佩服他的魄力。这一手,不仅保住了390条命,还让李世民的仁政名声传得更远。 李世民这招可不是心血来潮。他是个精明的皇帝,知道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这390人跑了,他大可以派兵抓回来砍头,法律的威严一点不会少。可他们没跑,反而证明了他的判断:给人性一点信任,往往能换来意想不到的回报。这次赦免,既是给死囚的恩典,也是给天下人看的榜样:守信有回报,仁政暖人心。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没风险。如果有人跑了,李世民的脸往哪儿搁?法律的威信怎么办?当时肯定有不少大臣反对,觉得他太冒险。可李世民敢赌,也赌赢了。他用事实堵住了反对者的嘴,也让后人看到了一个皇帝的胸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软弱的皇帝。他杀伐果断的一面,从玄武门之变就看得出来,这次只是他治国智慧的另一面罢了。 这件事成了贞观之治的一大亮点。史书上记载,这390人被赦免后,不少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李世民用一次大胆的尝试,证明了仁政的力量,也让后来的皇帝们看到了法律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这故事传下来,不光是因为它离奇,更因为它让人看到了人性里的光辉和一个皇帝的担当。

0 阅读:495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