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罗家书披露孔祥熙旧事 康保罗,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传教士,他的家书近日由

星瑞看历史 2025-04-22 22:33:15

康保罗家书披露孔祥熙旧事 康保罗,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传教士,他的家书近日由孙女卡罗尔·考宾女士捐赠给欧柏林大学档案馆。这批珍贵的史料不仅丰富了康保罗的档案,也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中美交流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卡罗尔撰写的《康保罗和玛丽·考宾家族史》一文中,特别提到了中国人孔祥熙与康保罗家族的不解之缘。孔祥熙,字子元,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院长等要职。1914年,孔祥熙从日本回到家乡山西,与时任山西大学堂教习的康保罗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也收录在卡罗尔的文章之中。 康保罗的家书和卡罗尔的文章,都涉及到孔祥熙对山西大学堂分校铭贤学校的贡献。铭贤学校由康保罗创办,孔祥熙曾慷慨解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助。康保罗在信中感慨,没有孔祥熙的帮助,学校恐怕难以为继。由此可见二人的深厚友谊。 时光荏苒,康保罗与孔祥熙的故事也成为美国一个普通家庭记忆的一部分。卡罗尔回忆,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下午,古稀之年的孔祥熙曾率领随从,不远万里来到美国马里兰乡下,看望康保罗的儿子艾伦·考宾一家。稚龄的卡罗尔对孔祥熙馈赠的巧克力印象深刻。席间孔祥熙谈到要"铭记先贤",不忘旧友康保罗的恩情。 康保罗家书的面世,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位传教士在华的生活点滴,也透过他的视角感受到近代中国的巨变。而孔祥熙与康保罗的交往,更成为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佳话。无论时过境迁,这段跨越国界、超越种族的友谊,始终值得后人铭记和传颂。 在今天回望这段历史,康保罗与孔祥熙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度,信奉不同的信仰,但却怀揣着教育报国、造福桑梓的共同理想。他们的人生轨迹虽然迥异,但相交相知、彼此欣赏的情谊,却成为一段永恒的佳话。这不仅印证了"志合者不以山川远"的古训,更昭示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内循环的过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往往能擦出思想的火花,为彼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康保罗与孔祥熙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今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更需要像他们那样,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去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互学互鉴。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康保罗家书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友好精神,依然能够穿越时空,感动今人。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用心去浇灌中外友好交往的这棵常青树,共同谱写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篇章。

0 阅读:0
星瑞看历史

星瑞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