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记火到人民日报了!”3月27日报道,81岁老人摔倒,95后驻村第一书记抱

文史充点站 2025-04-23 10:19:22

“这个书记火到人民日报了!”3月27日报道,81岁老人摔倒,95后驻村第一书记抱着他送医!不料,老人女儿的一句话让人泪目了,她说:“我们做儿女的都没做到的事,他竟然帮我们做了!”网友:这种书记以后想不升官都难。   上午9时17分,金塘村脱贫户走访途中,裴月明余光瞥见院墙内异样,冲进院内时,肾衰竭晚期的余大爷已意识模糊,头部鼓包如拳头大小,丢开手机、甩掉外套,身高1米75的书记俯身完成教科书式救援:避开伤处托起老人,3分钟完成家属联络,7分钟驱车送达镇卫生院。   “他抱我爸的样子,比我这个亲闺女还小心。”在深圳打工的余女士通过监控目睹全程,连夜订制锦旗,这场与死神的赛跑,被人民日报抖音号1.2亿次播放量送上热搜,评论区炸出30万条“求这样的书记来我们村”的呼声。   当全网为年轻干部点赞时,更多揪心数据浮出水面:全国农村空巢老人超5000万,平均每4位老人就有1人每月独居超20天;60岁以上农村老人年意外跌倒率达17%,救治延误率却高达63%;像余大爷这样的失能老人,日均照料时间不足城市同类群体1/3。   “我们村380户,子女在身边的老人不到三成。”裴月明驻村日记里,记满了这样的现实——村卫生所最远的自然村要走7里山路,78岁的王奶奶骨折后靠喝雨水撑了2天才被发现。   这场救援背后,是新时代基层干部的破局之战:裴月明推动全村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装置,遇险15秒连通村干部手机;将8个自然村划为32个微网格,每日两次“敲门行动”覆盖特殊群体;引进竹编合作社,让23位外出务工子女返乡就业,实现“养老不离家”   “以前觉得乡村振兴要搞大项目,现在知道能让老人喝上热乎饭就是政绩。”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90后,用三年时间把金塘村留守率从71%降至48%。   网友们在泪目中展开灵魂拷问:“我爹在老家摔伤时,为什么没遇到裴书记?”“村村通公交何时能变‘急救专线’?”“年轻人返乡是孝心,但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这些疑问,正被转化成制度性回应,丰城市已启动“银发护航2.0”: 财政拨款为6.2万农村老人购买意外险;新建43个村级医养结合服务站;推行“时间银行”,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群体。   当夕阳洒在金塘村新修的养老食堂,30位老人正跟着抖音跳广场舞,裴月明站在人群后悄悄录视频——这段发给外出务工子女的日常,或许就是中国式养老最温暖的解法。[浮云]

0 阅读:8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