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作家“老舍”被妻子举报,随即被一群人带走,傍晚时分,老舍浑身是伤,一瘸一拐地回到家,但无论他如何敲门,都无人应答。老舍在黑暗中沉思了许久,最终绝望地投入了湖中。
1966年,著名作家老舍因妻子举报被一群人带走,傍晚时分,他浑身是伤、一瘸一拐回到家,却怎么敲门都没人应。黑暗中,他沉思许久,最终绝望地投湖自尽。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满族家庭。小时候家里穷,父亲早逝,母亲靠给人做针线活拉扯他长大。1913年,他考进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小学校长,一边教书一边给报刊写点文章混生活。1924年,他跑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书,待了五年,写出了《老张的哲学》等早期小说。回国后,他在齐鲁大学教书,日子过得还算平稳。1930年,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北师大学生胡絜青,两人很快好上了,第二年就结了婚。 婚后几年,胡絜青生了一儿两女,家里挺热闹的。老舍那时候专心创作,写出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抗战爆发,他跟着学校南迁到武汉,投身抗战宣传。那时候,他在武汉认识了赵清阁,两人慢慢有了感情。这事儿让老舍和胡絜青的关系变得冷淡。1943年,老舍母亲去世,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去武汉找他,结果发现他跟赵清阁住一块儿,心都碎了。后来老舍跟赵清阁分了,回了家,可夫妻俩的信任早就裂了缝。
时间来到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了。那是个乱糟糟的年代,老舍这种文化名人根本躲不过。8月23日早上,他在家里收拾稿子,突然一群人闯进来,把他带走了。据史料说,胡絜青在高压下揭发了老舍一些所谓的“问题”,这直接让他被揪去批斗。那天,他被挂上“反动文人”的牌子,又打又骂,折腾得不成人样。到了傍晚,他拖着满身伤回到家,敲门敲了半天没人应。家里冷冷清清,他站在门口,估计心里全是绝望。没多久,他就走到湖边,跳了下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老舍的死让人心里堵得慌。他是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作品里写尽了普通人的苦乐,可自己的命却这么惨。他的悲剧,多少跟个人选择有关——比如跟赵清阁那段感情,伤了家庭的根基。可更大的锅,还得算在那个时代头上,多少知识分子逼上了绝路,老舍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那时候的社会,像一台巨大的机器,谁不小心卷进去,都得被碾得粉碎。 说到老舍的家庭,胡絜青举报他这事儿,挺复杂的。她不是什么坏人,但在那样的环境下,人人自危,谁能保证自己不崩溃?老舍被带走后,她可能也吓懵了,迫于压力说了不该说的话。这不代表她有多恶毒,而是那个年代的疯狂把人性都扭曲了。老舍回家敲门没人应,也许家里人怕惹麻烦不敢开,也许根本没人,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但那一刻,他的孤独和无助,肯定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舍投湖自尽的地方是北京太平湖,1966年8月24日的事儿。后来有人回忆,他那天穿着破旧的衣服,一个人默默走过去,没人知道他心里想啥。他的死,不光是个人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他的作品里总有种接地气的温暖,可现实却冷得让人发抖。 想想老舍这一生,早年苦出身,后来靠才华闯出一片天,本该有个安稳的晚年,却栽在这么个结局上。个人感情的纠葛,家庭的裂痕,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哪一个单拎出来都够呛,何况全堆一块儿。他的悲剧,让人忍不住想问:要是时代不一样,他会不会有别的活法? 老舍走了,他的作品留了下来。《骆驼祥子》里那个拼命拉车的祥子,多少有点他自己的影子——努力活着,却总被命运摁在地上摩擦。他的文字很实在,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读起来就像听邻居唠嗑。可这么一个贴近生活的人,最后却被生活逼得没了退路,真是让人叹口气。
用户10xxx75
有句话说的好,“人出来混,债早晚是要还的”。无论你何人、任何身份都摆脱不掉历史的归宿。
人姐姐
天道好轮回,人啊,还是自律点好。
用户10xxx97
天道不可欺……